宣武令狐相公以诗寄赠传播吴中聊奉短草用申酬谢

新诗传咏忽纷纷,楚老吴娃耳遍闻。

尽解呼为好才子,不知官是上将军。

辞人命薄多无位,战将功高少有文。

谢朓篇章韩信钺,一生双得不如君。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

翻译

新创作的诗歌流传很快,楚地的老者和吴地的孩子们都耳熟能详。
大家都称赞你是才子,却不知道你还是一位高官将领。
文人墨客大多命运多舛难以有高位,而战功显赫的将领又很少有文采。
谢朓的诗篇和韩信的权钺,一生能两者兼得的,不及你的成就。

注释

新诗:指新创作的诗歌。
传咏:流传,传唱。
楚老:楚地的老人。
吴娃:吴地的孩童。
耳遍闻:耳朵里到处都能听到,形容广为人知。
好才子:有才华的人。
上将军:高级将领。
辞人:文人,诗人。
命薄:命运不好。
无位:没有官位。
战将:指武将。
功高:功劳大。
少有文:很少有文化或文学才能。
谢朓:南朝齐梁时期的诗人。
篇章:诗文作品。
韩信钺:韩信的权钺,代指军事权力。
一生双得:一生中同时拥有两方面(文才和武功)的成就。
不如君:比不上你。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的作品,体现了诗人对友人的赞赏和自己功业未成的感慨。开篇“新诗传咏忽纷纷,楚老吴娃耳遍闻”,表明新作的诗歌迅速流传,连老人们都耳濡目染,这种程度显示了诗人作品的广泛影响力和受欢迎程度。

接着,“尽解呼为好才子,不知官是上将军”一句,赞扬某位文学素养极高的人物,其才华横溢却不知其担任重要职务,是一位军中高级将领。这种对比突显了诗人对于才能与身份的分离看法,以及对友人多重身份的认可。

“辞人命薄多无位,战将功高少有文”则表达了诗人个人的感慨,感叹自己虽然才华横溢,但命途多舛,无所依傍;而军中将领虽有赫赫战功,却鲜少文学成就。这不仅是自谦之词,也反映出当时文武分途的现实。

“谢朓篇章韩信钺,一生双得不如君”一句,通过引用历史上著名的文学家谢灵运和军事将领韩信,强调了两者的全能,这种同时具备文学才华与军事才能的人在历史上极为罕见。诗人以此表达对友人的最高赞誉。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引用历史人物,展现出诗人对于友人多才多艺的钦佩,以及自己未能在世俗职位上取得成就的自我反省。在文辞流畅中,透露出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

收录诗词(2943)

白居易(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 字:乐天
  • 号:香山居士
  • 生卒年:772年-846年

相关古诗词

将发洛中枉令狐相公手札兼辱二篇宠行以长句答之

尺素忽惊来梓泽,双金不惜送蓬山。

八行落泊飞云雨,五字鎗鏦动佩环。

玉韵乍听堪醒酒,银钩细读当披颜。

收藏便作终身宝,何啻三年怀袖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将归渭村先寄舍弟

一年年觉此身衰,一日日知前事非。

咏月嘲风先要减,登山临水亦宜稀。

子平嫁娶贫中毕,元亮田园醉里归。

为报阿连寒食下,与吾酿酒扫柴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将至东都先寄令狐留守

黄鸟无声叶满枝,闲吟想到洛城时。

惜逢金谷三春尽,恨拜铜楼一月迟。

诗境忽来还自得,醉乡潜去与谁期。

东都添个狂宾客,先报壶觞风月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尝酒听歌招客

一瓮香醪新插刍,双鬟小妓薄能讴。

管弦渐好新教得,罗绮虽贫免外求。

世上贪忙不觉苦,人间除醉即须愁。

不知此事君知否,君若知时从我游。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