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白山下早行,至横渠镇,书崇寿院壁

马上续残梦,不知朝日升。

乱山横翠幛,落月澹孤灯。

奔走烦邮吏,安闲愧老僧。

再游应眷眷,聊亦记吾曾。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蒸]韵

翻译

我继续未完的梦境,浑然不觉朝阳已升起。
纷乱的山峦像绿色的屏风,落月映照下只有孤独的灯光。
忙碌的邮差奔波劳累,相比之下我却愧对悠闲的老僧。
如果再次游览此地,定会满怀深情,姑且记下我曾经来过。

注释

马上:立即,立刻。
续:继续。
残梦:未完成的梦境。
朝日:朝阳。
乱山:杂乱的山峦。
翠幛:绿色的屏障。
落月:落下的月亮。
澹:暗淡,微弱。
奔走:忙碌奔波。
烦邮吏:忙碌的邮差。
安闲:悠闲。
愧老僧:感到惭愧的老僧。
再游:再次游览。
眷眷:深情的样子,依恋。
聊亦:姑且,略微。
记:记住。
吾曾:我曾经。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文学家、政治家苏轼的作品,它描绘了诗人清晨骑马行走在太白山下,至横渠镇的一段旅途生活。全诗语言流畅,意境幽深,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内心世界的独特感悟。

"马上续残梦,不知朝日升。"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在早晨骑乘于山路,不觉天色已亮,继续昨夜未了的梦境,充满了对生活的无限向往和美好憧憬。

"乱山横翠幛,落月澹孤灯。" 这两句描写了诗人所见到的山峦叠嶂、树木葱茏,以及夜色渐褪、明月与孤寂的灯光交织在一起的景象,给人一种超脱尘世的宁静感受。

"奔走烦邮吏,安闲愧老僧。" 这两句反映了诗人对忙碌奔波的官吏和悠然自得的老僧的观察与思考,表达了一种对平和生活态度的向往。

"再游应眷眷,聊亦记吾曾。" 最后两句则是诗人对于此次游历的留恋,以及希望能够记录下这一刻的感受,彰显了诗人对于美好时光的珍惜与回味。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和内心情感的真切抒发,展现了苏轼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生活态度。

收录诗词(3229)

苏轼(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和仲,、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 字:子瞻
  • 号:铁冠道人
  •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相关古诗词

留题延生观后山上小堂

溪山愈好意无厌,上到巉巉第几尖。

深谷野禽毛羽怪,上方仙子鬓眉纤。

不惭弄玉骑丹凤,应逐嫦娥驾老蟾。

涧草岩花自无主,晚来蝴蝶入疏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盐]韵

留题仙游潭中兴寺,寺东有玉女洞,洞南有马融读书石室,过潭而南,山石益奇,潭上有桥,畏其险,不敢渡

清潭百尺皎无泥,山木阴阴谷鸟啼。

蜀客曾游明月峡,秦人今在武陵溪。

独攀书室窥岩窦,还访仙姝款石闺。

犹有爱山心未至,不将双脚踏飞梯。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齐]韵

楼观

门前古碣卧斜阳,阅世如流事可伤。

长有幽人悲晋惠,强修遗庙学秦皇。

丹砂久窖井水赤,白朮谁烧厨灶香?

闻道神仙亦相过,只疑田叟是庚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郿坞

衣中甲厚行何惧,坞里金多退足凭。

毕竟英雄谁得似,脐脂自照不须灯。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蒸]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