蟆蚓

季秋蛰虫俯,蟆蚓尚争鸣。

肃杀无多冷,喧啾过五更。

幽窗常聒梦,微物各舒情。

节候虽成晏,天心特好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的是秋季末期的景象,虽然天气已经逐渐转凉,但小动物们如蛙蚓仍在鸣叫,显示出生命的活力。"季秋蛰虫俯"一句,形象地写出昆虫因季节变化而潜伏的情景。"肃杀无多冷,喧啾过五更",描述了夜晚的寂静被虫鸣打破,尽管寒冷,却也充满生机。

诗人通过窗户传来的虫声,表达了对自然界的细腻观察和感悟。"幽窗常聒梦,微物各舒情",窗户幽静,虫鸣扰梦,但诗人并未感到烦扰,反而欣赏这种微小生物在秋夜中展现的情感。最后两句"节候虽成晏,天心特好生",意味深长,暗示即使时令已晚,大自然依然遵循生长规律,显示了天地间生生不息的和谐与仁慈。

总的来说,陶安的《蟆蚓》以虫鸣为线索,寓言般地传达出对生命坚韧和季节更替的感慨,展现出诗人对自然的敬畏和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哲学思考。

收录诗词(859)

陶安(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蟋蟀

蟋蟀傍吾语,秋寒声更圆。

萧萧风露下,切切客窗前。

催得鸣机织,惊回警枕眠。

扬须频吐气,无乃甚便便。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九月蜂蝶

寂寞秋风老,纷纭蜂蝶飞。

年年花落后,队队日相违。

玉翅穿枫叶,黄须点客衣。

山中随意好,何必逐芳菲。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阴阴似尘起,曙色忽成昏。

绿树杳无迹,青山不在门。

着人衣渐湿,蔽野豹深蹲。

还喜清飙发,天开放晓暾。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

晚风

暮秋连日热,向晚大风寒。

变态如翻手,衰容怯倚栏。

降霜中气应,吹月上云端。

木叶萧萧脱,凄声接夜阑。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