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元代诗人胡天游的《送侄胡文章修江馆》。从诗中可以看出,诗人在送别亲朋时所表达的情感和思想。
"我祖文章伯,馀光耿未休。" 这两句开篇便提到家学渊源,显示了对家族文化传统的自豪和认同。
"圣朝崇学校,犹子重箕裘。" 这里表达了诗人对于当时社会重视教育的赞赏,以及个人对于学习的重视。
"蠹简三生债,皋比几度秋。" 这两句则是对个人学业和知识积累的一种自我要求,显示出诗人的渴望和追求。
接下来的几句,如"登高还小鲁,观礼复从周。"、"琴为知音鼓,珠宁暗室投。" 等,都是在描述诗人学习的景象和对知识的探索。
"细柳牵征袂,飞花饯去舟。" 这两句则是描绘行者旅途中的景色和心情。
"嗟予倚市拙,壮子异乡游。" 诗人在这里表达了自己对现实的不满和对远方的向往之情。
接下来的几句,如"白酒春风席,红灯夜雨楼。"、"生徒交授受,宾主迭赓酬。" 等,则是描绘宴会场景和学术交流的情形。
"章甫仪刑重,汤盘德业修。"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品行和道德的修养,以及个人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多能宜下问,博学更旁求。" 这里强调了广泛学习和不断探索知识的重要性。
"勿谓青毡冷,母贻素食羞。" 诗人在这里劝诫自己不要因为寒冷而放弃追求,也不要因为生活清贫而感到羞愧。
最后几句,如"句休吟苜蓿,交重择薰莸。"、"忽忽山川异,行行岁月遒。" 等,是诗人对未来旅途的憧憬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整首诗通过对个人学业、品德修养、学术交流等方面的描绘,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广博的知识视野,同时也流露出一种对于远方旅途的向往和未来生活的憧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