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旧游

又眉峰碧聚,记得邮亭,人别中宵。

剪烛西窗下,听林梢叶坠,雾漠烟潇。

彩鸾梦逐云去,环佩入扶摇。

但镜裂鸳奁,钗分燕股,粉腻香销。迢迢。

旧游处,向柳下维舟,花底扬镳。

更忆西风里,采芙蓉江上,双桨频招。

怨红一叶应到,明月赤阑桥。

渐泪浥琼腮,胭脂澹薄羞嫩桃。

形式: 词牌: 忆旧游

翻译

她的眉毛如碧绿的山峰重叠,还记得那个邮亭,我们在半夜分别。
在西窗下,我们曾剪烛夜谈,听着树叶落下,雾气弥漫,烟雾缭绕。
如同彩色凤凰的梦境随云飘散,她的环佩声消失在高飞的风中。
镜子上的鸳鸯图案破裂,钗子断裂成两半,脂粉香气消散无踪。
遥远的记忆中,我们在柳树下系舟,花丛中策马而过。
更加怀念那西风中的场景,我们在江边采摘芙蓉,你频频挥动双桨。
一片红叶似乎带着你的怨恨,飘落在明月照耀下的赤阑桥。
泪水渐渐打湿了她如玉的脸颊,胭脂显得淡薄,像娇嫩的桃花般羞涩。

注释

眉峰:女子的眉毛。
邮亭:古代传递信件的场所。
中宵:半夜。
剪烛:古人夜间照明的方式。
环佩:古代妇女佩戴的装饰品,发出响声。
琼腮:形容女子白皙的面颊。
胭脂:古代女子面部常用的红色化妆品。

鉴赏

这首词以细腻的情感描绘了一段深深的回忆。开篇"眉峰碧聚",形象地刻画了女子眉头紧锁的神情,暗示离别之痛。"邮亭人别中宵",点出深夜离别的场景,气氛凄凉。接下来的"剪烛西窗下",通过剪烛夜谈,进一步渲染了离别后的孤独与思念。

"听林梢叶坠,雾漠烟潇",借景抒情,落叶和迷蒙的雾气象征着主人公的心境。"彩鸾梦逐云去,环佩入扶摇",运用神话意象,表达了对往昔美好时光的追忆和失落。

"镜裂鸳鸯奁,钗分燕股",以物喻事,揭示了爱情的破裂,令人惋惜。"粉腻香销"则暗示了昔日繁华已逝,只剩下淡淡的哀愁。

"迢迢旧游处",引入对过去的回忆,"柳下维舟,花底扬镳",再现了昔日的欢乐时光。然而,"西风采芙蓉"的场景,却让人感受到秋意和离别的苦涩,"双桨频招"更是唤起无尽的遗憾。

"怨红一叶应到,明月赤阑桥",以红叶飘落和明月照耀的赤阑桥,寓言了主人公的期待与失望。最后,"泪浥琼腮,胭脂澹薄羞嫩桃",以女子的泪痕和淡妆,形象地表达了她因思念而憔悴的容颜,以及内心深处的羞涩与哀伤。

整体来看,这首《忆旧游》词情感深沉,语言优美,通过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和现实的对比,展现了主人公深深的怀念和无尽的哀愁。

收录诗词(348)

陈允平(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字衡仲。生卒年俱不确定,“卒年疑在元贞前后,与周密卒年相去不远”,暂依之。少从杨简学,德祐时授沿海制置司参议官。有诗集《西麓诗稿》,存诗86首,《全宋诗》另从《永乐大典》辑3首,从《诗渊》辑50首,共计139首。有词集《日湖渔唱》和《西麓继周集》,各存词86首和123首,还有5首有调名而无词,《全宋词》无另辑者,共计209首

  • 字:君衡
  • 号:西麓
  • 籍贯:宋末元初四明鄞县(今浙江宁波市鄞县)
  • 生卒年:1215-1220

相关古诗词

月上海棠

游丝弄晚,卷帘看处,燕重来时候。

正秋千亭榭,锦窠春透。

梦回褪浴华清,凝温泉、绛绡微皱。

芳阴底,人立东风,露华如昼。宜酒。

啼香泪薄,醉玉痕深,与春同瘦。

想当年金谷,步帷初绣。

彩云影里徘徊,娇无语、夜寒归后。

莺窗晓,花间重携素手。

形式: 词牌: 月上海棠

月中行/月宫春

鬓云斜插映山红。春里澹香融。自携纨扇出帘栊。

意欲扑飞虫。蔷薇架下偏宜酒,纤纤手、自引金钟。

倦歌佯醉倚东风。愁在落花中。

形式: 词牌: 月宫春

木兰花慢.赋牡丹

杜鹃声渐老,过花信、几番风。

爱翠幄笼晴,文梭扬暖,阑槛青红。

新妆步摇未稳,捧心娇、乍入馆娃宫。

消得金壶万朵,护风帘幄重重。匆匆。少小忆相逢。

诗鬓已成翁。且持杯秉烛,天香院落,同赏芳秾。

花应怕春去早,尽迟迟、待取绿阴浓。

拼却花前醉也,梦随蝴蝶西东。

形式: 词牌: 木兰花慢

木兰花慢

爱吟休问瘦,为诗句、几凭阑。

有可画亭台,宜春帐箔,如寄身闲。

胸中四时胜景,小蓬莱、幻出五云间。

一掬苹香暗沼,半梢松影虚坛。相看。倦羽久知还。

回首鹭盟寒。记步屧寻云,呼灯听雨,越岭吴峦。

幽情未应共懒,把周郎旧曲谱新翻。

帘外垂杨自舞,为君时按弓弯。

形式: 词牌: 木兰花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