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颂六十五首(其六十五)

鸣爆竹,送残年,东村王老夜烧钱。

南山短拙无施设,借婆裙子拜婆年。

形式: 偈颂 押[先]韵

翻译

鞭炮声响起,告别旧岁,东村的老王深夜焚烧纸钱。
南山的简陋无法置办,只得借婆娘的裙子去拜年。

注释

鸣爆竹:放鞭炮,庆祝新年。
送残年:辞旧迎新,告别过去的一年。
东村王老:东村的老者。
夜烧钱:夜晚焚烧纸钱,可能是传统习俗中的祭祖或祈福。
南山:可能指代乡村中的某个地方。
短拙无施设:形容贫穷,没有足够的财物置办年货。
借婆裙子:借别人的裙子,表示经济困难。
拜婆年:向长辈或邻居拜年。

鉴赏

这首诗描绘的是宋代乡村新年的风俗景象。"鸣爆竹,送残年",通过热闹的鞭炮声,诗人暗示了旧岁的结束和新年的到来。"东村王老夜烧钱",这里的"烧钱"是民俗中的"纸钱",即对亡者的祭祀,也可能是象征性的行为,表达对祖先的敬仰和对逝去岁月的告别。

"南山短拙无施设",南山可能指的是附近的山,"短拙"形容王老的贫穷或质朴,他没有什么华丽的庆祝方式,只有简单的行为。"借婆裙子拜婆年"则描绘出一幅温馨的画面,王老可能向邻居借来裙子,以女性的装扮来向长辈行礼,表达对尊长的尊重和节日的习俗。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生动地展现了乡村春节的淳朴风俗,以及人们在传统节日中对生活的虔诚态度和对亲情、敬老的重视。

收录诗词(156)

释普济(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偈颂六十五首(其六十三)

地水火风先佛记,冷灰堆里无舍利。

扫向长江白浪中,千古万古第一义。

形式: 偈颂 押[寘]韵

偈颂六十五首(其六十二)

九十日春,多雨少晴。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形式: 偈颂

偈颂六十五首(其五十八)

大道无门,十方有路。

无门不可不入,有路不可不到。

阿呵呵,不参禅,不说教。

饱饭熟睡游谈,三毒无明浩浩。

北山免得按牛头吃草。

形式: 偈颂

偈颂六十五首(其五十六)

堂中首座人天眼,汉语胡言大藏经。

七百衲僧吞佛祖,灵山乐得做闲人。

形式: 偈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