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偈(其十五)

世人爱假不爱真,世人怜富却憎贫。

唯敬三涂八不净,背却如来妙色身。

形式: 偈颂 押[真]韵

翻译

世人喜欢虚假而非真实,世人同情富人却厌恶穷人。
只有极少数人尊敬污秽与不洁,他们却背离了如来那美丽的法身。

注释

世人:指普通人。
假:虚假的东西。
真:真实。
怜:同情。
富:富有。
憎:厌恶。
贫:贫穷。
三涂:佛教中的三种苦难境界。
八不净:佛教中指八种不洁净的状态。
如来:佛教中的佛陀。
妙色身:如来的清净法身。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庞蕴的《诗偈(其十五)》。从这四句话中可以看出诗人对当时社会现象的批判与反思。他指出了世人往往偏爱虚假而非真实,以及他们对于富有者的同情和对于贫困者的排斥。

"世人爱假不爱真,世人怜富却憎贫。" 这两句诗直接揭示了社会的扭曲价值观。在这种环境下,人们往往忽视真正的美德和品质,而追求表面的光鲜与物质财富。

"唯敬三涂八不净,背却如来妙色身。" 这两句诗则是从佛教的角度出发,批评那些只注重形式主义而忽视内在精神洁净的人们。“三涂八”指的是佛教中的清净戒律,而“如来妙色身”则象征着佛陀之身,即纯洁无暇之境。诗人通过这种对比,强调了人们应该追求的真正意义上的清净和美好。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尖锐的批判眼光揭示了社会的种种不公与虚伪,同时也传达了作者对于真实、纯洁价值的向往。

收录诗词(204)

庞蕴(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诗偈(其十六)

二乘皆曰不堪任,上士之人智慧深。

欲得神通等居士,无过无物总无心。

形式: 偈颂 押[侵]韵

居士见僧讲金刚经至无我无人居士问云既无我无人是谁讲谁听座主无语乃与颂曰

无我复无人,作么有疏亲。

劝师休历坐,不是直求真。

金刚般若性,外绝一纤尘。

我闻并信受,总是假名陈。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诗偈(其十七)

读经须解义,解义始修行。

若能依义学,即入涅槃城。

读经不解义,多见不如盲。

缘文广占地,心中不肯耕。

形式: 偈颂 押[庚]韵

诗偈(其十八)

觉他欲打你,着脚即须抽。

已后再相见,他羞我不羞。

忍辱第一道,历劫无冤雠。

此是无生县,不属涅槃洲。

形式: 偈颂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