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乐.题鲍问梅《读书堂图》

流传小印。磨洗分明认。玉局手镌清有韵。

合与著书人近。苏堤劫后萧条。柳眉瘦减愁描。

天恐丛祠湮没,馀辉预托冰绡。

形式: 词牌: 清平乐

鉴赏

此诗以细腻笔触描绘了《读书堂图》中的场景,通过“流传小印”、“玉局手镌”等词,展现了作品的历史痕迹与匠人之巧思。诗中“苏堤劫后萧条,柳眉瘦减愁描”两句,巧妙地将自然景观与人物情感融合,苏堤的沧桑与柳树的憔悴,皆映射出一种深沉的忧郁情绪。最后,“天恐丛祠湮没,余辉预托冰绡”,表达了对文化遗迹可能消失的忧虑,以及希望借助艺术作品留存历史记忆的美好愿望。整首诗在描绘画面的同时,也蕴含了对时间流逝、文化传承的深刻思考,体现了诗人对艺术与历史的独到见解。

收录诗词(15)

沈允慎(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浣溪沙.晓出钱塘门.见潘钟瑞《香禅词钞稿》

一派春阴逐浪消。碧云晴压画栏桥。

金莺啼处晓风高。

淡白残英飞竹院,嫩黄新柳系兰桡。

可怜滋味属花朝。

形式: 词牌: 浣溪沙

浪淘沙

凉雨滴空庭。淅沥闲听。一星灯火掩疏棂。

叶落风吟蛩又语,并作秋声。绮窗耐宵清。

小倚罗屏。龙须锦褥睡何曾。

不管薄寒侵素指,久弄银筝。

形式: 词牌: 浪淘沙令

祝英台近.落花如梦,芳草多愁,旅馆萧条,悲吟成调

鸭消香,莺唤梦,芳思倦春昼。

独黯吟魂,微雨发红豆。年来一寸词肠,都成骚屑。

是旧泪新愁搓就。漂流久。

空劳杜宇声催,归期几曾有。

修竹闲凭,翠影薄凝袖。

鬓边花不胜簪,发羞搔短,奈荏苒、岁华辜负。

形式: 词牌: 祝英台近

点绛唇

剪烛西窗,淡妆小倚屏山畔。翠笺玉管。

伴我推敲惯。月酿轻寒,寂寂春宵半。更筹转。

香残人倦。梦绕梨花院。

形式: 词牌: 点绛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