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清代诗人陆上澜为悼念侄女金媛所作,情感深沉,寓意深远。首句“云外来清影”,以云外之景起笔,象征着金媛的灵魂超脱尘世,清影飘渺,引人遐想。次句“花间拂绣茵”,描绘了金媛如同花间轻拂的绣毯,既美丽又纯净,暗示她生前的美好与高洁。
“胜无怜早慧,希有念前因”两句,表达了对金媛早慧的惋惜与对她前世因果的深思。早慧的孩子往往承载着更多的期待与遗憾,而对前因的追忆,则寄托了对生命轮回的哲思。
“玉碎天门谪,龙归水府新”运用了神话般的意象,玉碎象征着金媛的离世,如同天门被打破,而龙归水府则预示着她的灵魂找到了新的归宿,或许在另一个世界开始了新的旅程。这两句充满了对逝者的哀思与对生命不灭的信念。
最后,“白衣先受记,仍侍画中人”则表达了对金媛在另一个世界的期待与想象。白衣常被视为纯洁与神圣的象征,这里可能意味着金媛在另一个世界得到了某种形式的认可或祝福。同时,她仍然“侍画中人”,或许是在艺术的世界里继续陪伴着亲人,体现了诗人对金媛艺术才华的赞赏以及对她精神世界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情感,展现了对逝去亲人的深切怀念与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是一首充满哀愁与哲理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