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雁

春至衡阳雁,思归塞路长。

汀洲齐奋翼,霄汉共成行。

雪尽翻风暖,寒收度月凉。

直应到秋日,依旧返潇湘。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翻译

春天来到衡阳,大雁开始思念北方的故乡,路途漫长。
它们在水边的洲渚上一起振翅,一同飞向高远的天空。
冰雪消融,春风拂面,寒冷逐渐退去,夜晚的月光也显得清凉宜人。
它们应该会一直飞到秋天,最终返回潇湘之地。

注释

春至:春天来临。
衡阳:古代地名,今湖南衡阳一带。
雁:大雁,候鸟,秋季南飞,春季北归。
塞路:边塞的道路。
汀洲:水边的平地。
霄汉:天空。
雪尽:冰雪消融完毕。
翻风:春风翻动。
寒收:寒冷收敛。
潇湘:古代地区名,今湖南潇湘流域。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春归的画面,通过大雁回迁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远方家乡的深情思念。首句“春至衡阳雁”即点出了季节和地点,设定了全诗的基调。"思归塞路长"则流露出诗人内心的渴望与旅途的艰辛。

接下来的"汀洲齐奋翼,霄汉共成行"形象生动地展现了雁群起飞的情景,显示出一种集体行动的壮观。这里的“汀洲”指的是河岸或湖堤,这些地方是大雁栖息的地方;“奋翼”则描绘了它们准备起飞的姿态,而“霄汉共成行”则表明了雁群一同飞向远方,共同完成他们的迁徙路程。

第三句"雪尽翻风暖,寒收度月凉"转换了画面,从冬季到春天的过渡,不仅是自然景象的变化,也反映出诗人内心从严寒到温暖的期待。这里“雪尽”意味着冬日渐去,“翻风暖”则预示着春风的到来;"寒收度月凉"则是在说春天虽然还未完全到来,但随着时间推移,气候也逐渐转凉。

末句"直应到秋日,依旧返潇湘"表达了诗人对季节更替的感慨,以及自己终将回到故乡的坚定信念。这里“直应”意味着自然而然的到来,“秋日”则是时间的标志;“依旧”二字表现出一种循环往复的情感,而“返潇湘”则是诗人心之所向,表达了对故乡的深情。

总体来说,此诗通过描绘大雁春归的壮丽景象和季节更迭,抒发了诗人对家乡的无限思念,以及对自然规律中生命循环的感悟。

收录诗词(30)

孟贯(唐末宋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早秋吟眺

新秋初雨后,独立对遥山。

去鸟望中没,好云吟里还。

长年惭道薄,明代取身闲。

从有西征思,园林懒闭关。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

江边闲步

闲来南渡口,迤逦看江枫。

一路波涛畔,数家芦苇中。

远汀排晚树,深浦漾寒鸿。

吟罢慵回首,此情谁与同。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过王逸人园林

谷口何时住,烟霞一径深。

水声离远洞,山色出疏林。

雪彩从沾鬓,年光不计心。

自言人少到,犹喜我来寻。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过秦岭

古今传此岭,高下势峥嵘。

安得青山路,化为平地行。

苍苔留虎迹,碧树障溪声。

欲过一回首,踟蹰无限情。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