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不寐》由清代诗人李宪噩所作,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自然景象,展现了诗人在深夜难以入眠时的复杂心情与对家人的深深忧虑。
首句“不寐听芭蕉”,开篇即以“不寐”点明主题,暗示诗人整夜难眠的状态。接着“多时未寂寥”,看似矛盾,实则巧妙地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不安,即使在深夜,也未能让心灵得到片刻的宁静。接下来,“梦回何处夜,蛮雨正潇潇”,通过梦境与现实的对比,以及对雨声的描写,进一步渲染了诗人内心的纷乱与外界环境的凄凉,将读者带入一个充满情感波动的夜晚。
随后,“弟病官方累,母衰家更遥”,笔锋一转,直接触及到诗人的家庭责任与情感纠葛。弟弟生病,母亲年迈,远方的家庭成为他无法忽视的重担,这种对家人的深切关怀与担忧,使得整首诗的情感更加饱满,触动人心。
最后,“炎州霜雪少,应向鬓边饶”,以炎州的气候特点反衬出诗人内心的寒冷与沧桑,霜雪虽少,却在诗人的鬓发间悄然堆积,象征着岁月的无情与人生的不易。这一句不仅深化了主题,还以形象的比喻,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人生老去的感慨。
整体而言,《不寐》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自然景象,展现了诗人深夜难以入眠时的复杂心境,以及对家庭责任的深切忧虑,情感真挚,引人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