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宋末元初诗人戴表元所作的《于杭州九月送袁太初赴宁海教官》。诗中描绘了友人袁太初在深秋时节,冒着风沙远赴宁海教官任上的情景。"怜君跋涉走风沙,九月江城飞雪花"两句,以生动的意象展现了袁太初旅途的艰辛和环境的恶劣,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深关怀。
接着,诗人回忆起袁太初勤奋好学的形象,"黄蝶终归穿砚手,青藜曾照聚书家",黄蝶喻指袁太初刻苦研读,青藜则象征夜晚读书的灯火,表现了他的学术追求和坚韧精神。
"吟圆坐石题山叶,讲退登楼看海槎",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袁太初的文人雅趣,他在闲暇时坐在石头上吟诗题写,课后还会登楼眺望远方,寄情山水,生活既充实又富有诗意。
最后,诗人表达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未来的期待:"年少交游浑好在,何时相伴访烟霞",感叹年轻时的友谊依旧深厚,期盼有朝一日能与好友一同游历名山大川,共享隐逸之乐。
整首诗情感真挚,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友人袁太初的形象以及诗人对友情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憧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