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华盖仙山院默斋

渐渐疏钟动,幽深一径开。

炎光隔林麓,清兴绕崔嵬。

拟作临流赋,应须倩雨催。

小窗宜挂起,且放竹风来。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翻译

钟声渐渐稀疏,一条幽静的小路开启。
阳光穿过树林,清新的兴致环绕着高大的山峰。
我打算像面对流水一样写篇文章,可能需要雨水的激发。
小窗户适宜挂起,让竹子带来的清风自由吹入。

注释

渐渐:逐渐。
疏钟:稀疏的钟声。
幽深:幽静深远。
一径:一条小路。
炎光:强烈的阳光。
隔:穿过。
林麓:树林和山脚。
崔嵬:高大的山峰。
临流赋:面对流水写作。
倩:请求。
小窗:小窗户。
挂起:悬挂。
竹风:竹林之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深居简出的隐逸生活,充满了对自然之美的细腻感受与深刻的情感体验。

首句“渐渐疏钟动”以钟声的微弱而有节奏地响起,营造出一种恬静和缓慢的氛围。紧接着,“幽深一径开”,则是对环境的进一步描绘,表明诗人所处之地是一条幽静且深远的小路,这种用词既形象又富有情致。

“炎光隔林麓,清兴绕崔嵬”两句,通过对阳光与山峦的刻画,展示了诗人在炎热夏日中依旧保持着清凉和宁静的情怀。其中,“炎光隔林麓”,生动地展现出阳光透过树木投射在地面上的景象,而“清兴绕崔嵬”则是对内心世界的写照,表明诗人即使身处热闹之中,也能保持一份超然物外的心境。

“拟作临流赋,应须倩雨催”两句,显示了诗人的文学抱负和对自然环境的依赖。诗人有意要创作一篇关于河水的文章,而期待着适时的细雨来助自己文思泉涌,这里不仅体现了诗人与自然的紧密联系,也反映出他对写作灵感的渴望。

最后,“小窗宜挂起,且放竹风来”两句,是对生活状态的一种表达。诗人建议在小窗前挂起帘幕,以便任由竹间微风拂面,这既是一种生活上的享受,也是对心灵之所向的追求。

总体来说,此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生动的自然景象,展现了一幅宁静致远、清幽淡雅的山居图。诗人在这样的环境中寻找到了内心的平静与文学创作的灵感。

收录诗词(136)

杨简(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题将作军器二监

出入云从二监中,新来盘薄翠玲珑。

饱观大景金星洞,唤作慈湖鬓雪翁。

石怪山奇谁造化,鸢飞鱼跃我家风。

只今笑语难闻见,灼与人心万古同。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明堂礼成诗

去腊陈三劄,兹秋奉九筵。

群英俱有赋,孤迹敢无篇。

宗祀新隆礼,宸衷上格天。

虚明融寂寞,大化合敷宣。

近骇边烽急,前惊内寇连。

鬼神虽默佑,刑政谨将然。

咸谓公私杂,希聆宰辅贤。

积深千万弊,任止二三年。

苟且姑循旧,嗟咨亦屡传。

旱蝗难熟视,殍殣惨相联。

寒后裘方索,薪间火已然。

冕旒几咫尺,轩陛隔天渊。

善颂无谀语,愚衷有至虔。

愿兢兢业业,安止出刚乾。

形式: 排律 押[先]韵

丁丑咏春偶成(其一)

叶叶枝枝都教女,红红白白尽呈人。

如何自古知音少,方到而今得句新。

既遣鸟啼频嘱付,又令鹤舞出精神。

便将天作一张纸,难画慈湖二月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丁丑偶书(其一)

新年七十七,是虚不是实。

我心包太空,有无混然一。

比日腑脏作,示病而无疾。

凭栏拱翠峰,可咏不可诘。

形式: 古风 押[质]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