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群芳过后西湖好,狼籍残红,飞絮濛濛。垂柳阑干尽日风。
笙歌散尽游人去,始觉春空。垂下帘栊,双燕归来细雨中。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欧阳修的《采桑子·其四》,描绘了西湖春天过后的景象。"群芳过后西湖好",诗人赞美了春天过去后西湖的独特韵味,尽管花朵凋零,但仍有残红和飞絮点缀,增添了别样的美。"狼藉残红,飞絮濛濛,垂柳阑干尽日风",形象地描绘了落花飘零、柳絮纷飞的场景,以及微风吹动下的柳树摇曳。
"笙歌散尽游人去",随着游人的离去,湖上的热闹渐渐消散,春意显得更加宁静。"始觉春空",此时的西湖仿佛只有春天的气息留存,显得空旷而深沉。最后,"垂下帘栊,双燕归来细雨中",以双燕归巢和细雨中的画面收尾,既写出了自然的和谐,也寓含了诗人对时光流转、人事更迭的感慨。
总的来说,这首词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西湖从繁华到静谧的过程,表达了诗人对春天逝去的惋惜和对生活的深深体验。
不详
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自居。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与韩愈、柳宗元、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后人又将其与韩愈、柳宗元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
十年一别流光速,白首相逢。莫话衰翁。
但斗尊前语笑同。劝君满酌君须醉,尽日从容。
画鹢牵风。即去朝天泛舜聪。
天容水色西湖好,云物俱鲜。鸥鹭闲眠,应惯寻常听管弦。
风清月白偏宜夜,一片琼田。谁羡骖鸾,人在舟中便是仙。
千古都门行路。能使离歌声苦。
送尽行人,花残春晚,又到君东去。
醉藉落花吹暖絮。多少曲堤芳树。
且携手留连,良辰美景,留作相思处。
记得金銮同唱第,春风上国繁华。如今薄宦老天涯。十年岐路,空负曲江花。
闻说阆山通阆苑,楼高不见君家。孤城寒日等闲斜。离愁难尽,红树远连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