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莎行.寄书

花痕月片,愁头恨尾。临书已是无多泪。

写成忽被巧风吹,巧风吹碎人儿意。

半帘灯焰,还如梦水。销魂照个人来矣。

开时须索十分思,缘他小梦难寻视。

形式: 词牌: 踏莎行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种深沉的离愁与对往昔情事的回忆。"花痕月片,愁头恨尾",开篇即展现出一种淡淡的哀愁,如同细微的花瓣和月光下的斑驳交织在一起,渲染出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波动。接着“临书已是无多泪”,则透露出诗人读书时的悲伤与无尽的眼泪已经耗干,情感的深度达到了极点。

"写成忽被巧风吹,巧风吹散人儿意"一句,通过对自然界风的描绘,表明了诗人的创作过程中情感的脆弱和无常。书写的情感随着风的轻轻一吹而变得支离破碎,这也象征了人间情缘的不堪一击。

"半帘灯焰,犹如梦水"则是对室内环境的一种描绘,半掩的帐幔中摇曳的灯光,如同梦境中的流水一般虚幻而迷离。这既反映了诗人的孤寂与愁思,也暗示着现实生活和梦想之间的界限。

"销魂照个人来矣",这里的“销魂”一词强调了情感的强烈和对美好的渴望。而“照个人来矣”,则是诗人内心深处对往昔情事的一种召唤和期待,是一种极度渴求被理解与陪伴的心境。

"开时须索十分思,缘他小梦难寻视",最后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于那份已逝去的情感的珍惜和对未来的无尽思念。诗人希望在每个醒来的时候都能回味那些美好的瞬间,但却发现那些如同小梦一般的美好已经难以寻觅,留给诗人的只有无尽的怀念。

总体而言,此诗通过细腻的情感表达和生动的意象构建,展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愁绪与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无限思念。

收录诗词(228)

柳是(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浣溪沙.五更

金猊春守帘儿暗,一点旧魂飞不起,几分影梦难飘断。

醒时恼见小红楼,朦胧更怕青青岸,薇风涨满花阶院。

形式: 词牌: 浣溪沙

河传.忆旧

花前雨后,暗香小病,真个思清切。

梦时节,见他从不轻回。风动也,难寻觅。

简点枕痕刚半折。泪滴红绵,又早春文灭。

乒儿臂儿,都是那有情人,故把人心摇拽。

形式: 词牌: 河传

少年游.重游

丝丝碧树何曾卷,又是梨花晚。

海燕翻翻,那时娇面。做了断肠缘。

寄我红笺人不见。看他罗幕秋千。

血衣着地,未息飘飏,也似人心软。

形式: 词牌: 少年游

念奴娇

欲霜更雨,记青云篱落,东风前此。

帘外客秋人共老,雁与愁飞千里。

水郭烟明,竹陂波小,万叶寒声起。

凭高那更,九嶷吹尽云气。

婉娩空复多情,年年晋梦,花与柴桑是。

谁解意消风日晚,短笛孤舟林水。

江蟹笼新,露萸斟浅,浇得乡关思。

平芜天远,一痕黄抹秋霁。

形式: 词牌: 念奴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