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上作

忆昔童孙小,曾蒙大母怜。

胜衣先取抱,弱冠尚同眠。

髻影红镫下,书声白发前。

倚娇频索果,逃学免施鞭。

敬奉先生馔,亲装稚子绵。

掌珠真护惜,轩鹤望腾骞。

行药常扶背,看花屡抚肩。

亲邻惊宠极,姊妹妒恩偏。

玉陛胪传夕,秋风榜发天。

望儿终有日,道我见无年。

渺渺言犹在,悠悠岁几迁。

果然宫锦服,来拜墓门烟。

返哺心虽急,舍饴梦已捐。

恩难酬白骨,泪可到黄泉。

宿草翻残照,秋山泣杜鹃。

今宵华表月,莫向陇头圆。

形式: 排律 押[先]韵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袁枚的《陇上作》,通过对童年回忆的描绘,展现了对母亲深深的怀念和感激之情。诗中通过细腻的笔触,回忆了幼时母亲的疼爱,如“胜衣先取抱”、“弱冠尚同眠”的温馨场景,以及“敬奉先生馔”、“行药常扶背”的日常生活细节。诗人感慨岁月流转,“渺渺言犹在,悠悠岁几迁”,表达了对母亲去世的哀痛和未能报答母恩的遗憾。

“果然宫锦服,来拜墓门烟”描绘了母亲去世后,诗人身穿官服祭扫的情景,而“返哺心虽急,舍饴梦已捐”则寓言了自己无法再尽孝的无奈。最后,诗人借“宿草翻残照,秋山泣杜鹃”表达对母亲无尽的思念,以及“今宵华表月,莫向陇头圆”的哀求,希望月光不要照到母亲的墓地,寓意着对母亲的深深怀念和无尽的哀思。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素,以深情的回忆和生动的细节,展现了母爱的伟大和诗人对母亲的深切怀念,具有强烈的感染力。

收录诗词(95)

袁枚(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散文家。晚年自号仓山居士、随园老人。汉族,钱塘(今浙江杭州)人。乾隆四年进士,历任溧水、江宁等县知县,有政绩,四十岁即告归。在江宁小仓山下筑筑随园,吟咏其中。广收诗弟子,女弟子尤众。是乾嘉时期代表诗人之一,与赵翼、蒋士铨合称“乾隆三大家”

  • 字:子才
  • 号:简斋
  • 籍贯:钱塘(今浙江杭州)
  • 生卒年:1716-1797

相关古诗词

澶渊

路出澶河水最清,当年照影见亲征。

满朝白面三迁议,一角黄旗万岁声。

金币无多民已困,燕云不取祸终生。

行人立马秋风里,懊恼孱王早罢兵。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景泰陵

雨帝当年一曲阑,西山藁葬草漫漫。

目夷守国才何大,叔武迎君事本难。

金锁门高星象动,玉连环小泪珠乾。

阿兄南内如嫌冷,五国城中雪更寒。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柳子厚祠

金章紫绶照江滨,王者衣冠古逐臣。

但说权门难托足,谁知文士易成神。

宫庭慷慨伊周事,湘水凄凉屈贾身。

剩有《荔支丹》一曲,至今歌遍楚南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出山词(其一)

天涯有客赋长征,身要从容马不停。

故节又从江左认,《移文》应向北山听。

梅花送我开如雪,春草留人绿满庭。

揽辔挥毫缘底事,几行僮约付园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