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金章紫绶照江滨,王者衣冠古逐臣。
但说权门难托足,谁知文士易成神。
宫庭慷慨伊周事,湘水凄凉屈贾身。
剩有《荔支丹》一曲,至今歌遍楚南人。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袁枚对唐朝文学家柳宗元(字子厚)的祠堂所作的一首感怀诗。首句“金章紫绶照江滨”描绘了祠堂的威严气象,暗示柳宗元虽遭贬谪,其声名犹在。次句“王者衣冠古逐臣”将他比作古代被放逐的贤臣,强调他的高尚品格。
第三句“但说权门难托足”暗指柳宗元因直言敢谏而被权贵排挤,流露出对官场黑暗的感慨。第四句“谁知文士易成神”则表达了后人对柳宗元文学成就的高度推崇,视他为文坛的神明。
第五、六句“宫庭慷慨伊周事,湘水凄凉屈贾身”借伊尹和周公的典故,以及屈原和贾谊的遭遇,进一步刻画柳宗元的悲剧命运和坚韧精神。最后,“剩有《荔支丹》一曲,至今歌遍楚南人”以柳宗元的代表作《荔支丹》流传民间,表达了人们对他的深深怀念和敬仰。
整体来看,袁枚通过这首诗,既赞扬了柳宗元的人格魅力,也揭示了他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展现了对历史人物的深情缅怀。
不详
散文家。晚年自号仓山居士、随园老人。汉族,钱塘(今浙江杭州)人。乾隆四年进士,历任溧水、江宁等县知县,有政绩,四十岁即告归。在江宁小仓山下筑筑随园,吟咏其中。广收诗弟子,女弟子尤众。是乾嘉时期代表诗人之一,与赵翼、蒋士铨合称“乾隆三大家”
天涯有客赋长征,身要从容马不停。
故节又从江左认,《移文》应向北山听。
梅花送我开如雪,春草留人绿满庭。
揽辔挥毫缘底事,几行僮约付园丁。
出门身在百花前,难免花枝笑独眠。
南陌马冲红杏雨,竹楼书锁绿杨烟。
长抛春色偏正月,小住名山合四年。
薄宦心情江上水,好风吹处便开船。
一笑翩然载酒行,东山女妓亦苍生。
能支江左偏安局,难遣中年以后情。
花下残棋儿破敌,镫前老泪客弹筝。
荒祠隔叶黄鹂语,犹似当初丝竹声。
曾把江湖当敌攻,三千强弩水声中。
霸才越国追句践,家法河西仿窦融。
宰树重重封锦绣,宫花缓缓送春风。
谁知苦创东周局,留与平王避犬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