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吉祥寺赠应上人

窗前脩竹翠摩云,清閟题轩念昔人。

三纪重来惊隔世,一言相契定前因。

携尊得得纷亲友,抉藕累累萃里民。

祖意如来烦指似,迷舟何幸济通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翻译

窗前修长的竹子翠绿直入云霄,清静的书房让我想起往昔的人。
时隔多年再次来访,感觉仿佛换了世界,只因当初的一句话,似乎注定我们的缘分。
带着酒杯,与亲朋好友相聚,人们纷纷前来,乡村里热闹非凡。
祖父的意愿如同佛陀的教诲,繁多而深沉,对我来说就像迷失的船只找到了渡河的津口。

注释

窗前:形容位置。
脩竹:修长的竹子。
翠摩云:翠绿直入云霄。
清閟:清静的书房。
昔人:过去的人。
三纪:多年。
惊隔世:感觉像隔了一个时代。
一言相契:一句话就契合。
前因:过去的缘分。
携尊:带着酒杯。
纷亲友:众多亲朋好友。
抉藕:采摘莲藕。
累累:众多的样子。
萃里民:乡村居民。
祖意:祖父的心愿。
如来:佛祖。
烦指:深奥的教诲。
迷舟:迷失的船只。
济通津:渡过难关。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王之道的作品,名为《宿吉祥寺赠应上人》。诗中通过描绘窗前竹子的翠绿和云雾的交织,以及清幽的庭院和对昔日人物的怀念,表达了诗人对于时间流转、世事变迁的感慨。

"三纪重来惊隔世,一言相契定前因" 这两句诗表明了诗人对于历史长河中人们情谊相连的深刻认识。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对友情和往昔之缘的珍视。

"携尊得得纷亲友,抉藕累累萃里民" 这两句则描绘了诗人与朋友们欢聚的情景,以及他们之间感情的深厚。"祖意如来烦指似" 一句,通过佛家语境,表现了对往昔智者遗意的追寻和敬仰。

最后一句"迷舟何幸济通津" 则是诗人自喻,通过比喻自己如同迷航之舟,得以渡过世事的艰难险滩,表达了对于命运的顺遂与感激。

整首诗不仅展示了诗人的文学才华,更透露出他对生活、历史和人际关系的深刻理解和感悟。

收录诗词(1042)

王之道(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公元一〇九三年至一一六九年字彦猷。生于宋哲宗元祐八年,卒于孝宗乾道五年,年七十七岁。善文,明白晓畅,诗亦真朴有致。为人慷慨有气节。宣和六年,(公元一一二四年)与兄之义弟之深同登进士第。对策极言燕云用兵之非,以切直抑制下列。调历阳丞。绍兴和议初成,之道方通判滁州,力陈辱国非便。大忤秦桧意,谪监南雄盐税。坐是沦废者二十年。后累官湖南转运判官,以朝奉大夫致仕。之道著有相山集三十卷,《四库总目》相山词一卷,《文献通考》传于世

  • 籍贯:庐州濡须

相关古诗词

寄孙次卿

归来啜菽得无愁,但觉官身不自由。

敢倩双鱼传尺素,要知一日似三秋。

射阳别后从新辟,幽谷公馀获胜游。

尚忆龙盘分袂处,五更残月在山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寄余元明

对月令人忆子年,别来重见望舒圆。

閒中情性南无界,物外光阴小有天。

连喜得官如得句,惯看乘马似乘船。

朝回共醉知何日,准拟春衣当酒钱。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寄别江茂德赴麻城丞二首

此行何处有淹留,新得中郎万斛舟。

会见马群空冀野,还同鹤驾到扬州。

鲈鱼出网红翻锦,江水浮山绿泼油。

回首风樯惜轻别,一声鸿雁起沧洲。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再和兼寄奉符大有叔

血气侵凌不复豪,往来攲倒似乘涛。

宁知懒过嵇中散,亦有诗如谢法曹。

旧稿只堪供酱瓿,故人相赠有绨袍。

兖州宾主同风味,恶句烦公更一薅。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豪]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