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严郎中宪母

窈窕名家媛,闺门蔼德音。

采蘋共妇道,断织感夫心。

恪孝尊章重,谦慈娣似钦。

凤雏嗟未长,鸾影怅先沉。

芳草埋珠佩,浮埃掩绣衾。

庭萱凄晓露,原柏锁秋阴。

懿德生前著,恩波没后深。

凤冠峨夏翟,龙诰湿泥金。

啼鸟悲春槛,愁云起暮岑。

贤郎肠断处,风急树萧森。

形式: 古风 押[侵]韵

鉴赏

这首挽诗《挽严郎中宪母》由明代诗人何乔新所作,是对严郎中宪之母的哀悼与颂扬。诗中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逝者高尚的品德与深远的影响。

首句“窈窕名家媛”,赞美逝者不仅外貌端庄秀美,而且出身名门,品行高雅。接着“闺门蔼德音”进一步强调其在家庭中的道德声望和影响力。通过“采蘋共妇道,断织感夫心”,诗人以古代女子的美德为喻,赞扬逝者在家庭生活中的贤淑与对丈夫的深情。

“恪孝尊章重,谦慈娣似钦”则展示了逝者对长辈的尊敬与对姐妹的慈爱,体现了她的人格魅力与家族伦理观。然而,“凤雏嗟未长,鸾影怅先沉”两句,表达了对逝者未能看到子女成长的遗憾与惋惜,以及对其早逝的哀痛之情。

“芳草埋珠佩,浮埃掩绣衾”形象地描绘了逝者的墓地景象,暗示其离世后的寂静与哀伤。“庭萱凄晓露,原柏锁秋阴”则通过自然界的景象,进一步渲染了哀悼的氛围,象征着逝者在人们心中的永恒怀念。

“懿德生前著,恩波没后深”总结了逝者生前的美德与死后人们对她深切的怀念与感激。最后,“凤冠峨夏翟,龙诰湿泥金”以华丽的服饰象征逝者的尊贵地位,而“啼鸟悲春槛,愁云起暮岑”则再次强调了哀悼之情,以及逝者离去后留下的无尽思念。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通过对逝者生平事迹的回顾与哀悼,展现了中国传统丧葬文化中对逝者品德的崇敬与怀念,同时也表达了对逝者家庭成员的同情与慰藉。

收录诗词(385)

何乔新(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号天苗。何文渊第三子。明代大臣。景泰五年(1454)中进士,后拜刑部侍郎。孝宗嗣位,万安、刘吉等忌乔新刚正,出为南京刑部尚书。未几,复代杜铭为刑部尚书。孝宗弘治元年(1488年)正月,吏部尚书王恕举荐为刑部尚书,弘治四年八月(1491年)辞官归里,辞官后杜门著述。弘治十五年十二月二十二日(1503年1月19日)卒,年七十六岁。正德十一年(1516年),追赠太子太保,次年追谥文肃

  • 号:椒丘
  • 籍贯:江西广昌旴江镇
  • 生卒年:1427年-1502年

相关古诗词

倒马关

汉代飞狐道,今朝倒马关。

危峰临晋甸,秀色接燕山。

倦翮飞难度,羸骖去复还。

秋高笳吹急,月冷柝声閒。

路控八盘阨,溪流九折弯。

鸡鸣红树里,人住白云间。

牙帐冲烟湿,金戈过雨斑。

戍兵劳校阅,仄径压跻攀。

烽火通荒徼,尘埃变壮颜。

何当归报命,玉陛簉鹓班。

形式: 古风 押[删]韵

过李都运故居

奕奕灵宗远,汪汪雅度宽。

黄堂贤别驾,粉署老郎官。

清气金茎露,芳声楚畹兰。

姓名闻辇下,宠命出朝端。

国课常先足,醝丁亦自安。

心公寮寀服,政简吏民欢。

北阙方趋觐,东门又挂冠。

儿童随去旆,耆旧拥归鞍。

楚甸俄闻恙,吴山遽盖棺。

异乡魂杳杳,旅榇路漫漫。

节操追前辈,仪刑耸后观。

薄田临沔澳,老屋枕江干。

葛岭松云暝,堂封草露寒。

晚风吹鼓子,清泪不胜弹。

形式: 古风 押[寒]韵

太师定兴张忠烈王既葬嗣子英国公懋以宗伯丘先生所作平交南录勒石坟前未几队道产芝一本人以为忠孝所感

圣代开昌运,名邦产伟人。

气钟嵩洛秀,材轶鄂褒伦。

授钺燕山曲,宣威瀚海滨。

云随征骑动,雪晃战袍新。

紫塞咸归款,乌蛮尽效珍。

疏封名数重,颁禄宠光频。

狂猘侵南鄙,天兵出粤垠。

先机弘将略,不杀体皇仁。

鹅鹳咸关隘,楼船富水津。

蝥弧来靡靡,象阵走踆踆。

仗节诛凶竖,飞章谕叛民。

穷边皆感化,幽谷总回春。

略地过铜柱,班师觐紫宸。

节旄加将校,锡赉逮宗姻。

史阁监脩日,经筵侍讲辰。

岂徒兼节制,更喜展经纶。

虓阚周方叔,忧勤汉祭遵。

临戎常暨暨,接士每申申。

胡马俄南牧,皇舆又北巡。

誓将歼颉利,志欲殄军臣。

杀气凌孤垒,腥风鼓战尘。

平生思殉国,此日竟捐身。

锡爵分玄社,铭功勒翠珉。

殊恩宜世享,嘉应亦骈臻。

隧道平如砥,华芝烂若银。

润含晨露重,色映曙霞匀。

斋室歌灵瑞,新丰表孝纯。

庆源方混混,奕世画麒麟。

形式: 古风 押[真]韵

集渊明句挽吴处士

自古皆有殁,此语真不虚。

伊人亦云逝,精爽今何如。

少时壮且厉,委怀在琴书。

误落尘网中,暂与园田疏。

园田日梦想,息驾归閒居。

长吟掩柴门,栖迟固多娱。

翳然乘化去,壑舟无须臾。

寒华徒自荣,深谷久应芜。

荒草何茫茫,时时见废墟。

人生无根蒂,终当归空无。

念此怀悲悽,言尽意不舒。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