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诗意的山水画卷。首句“廌青山堂邻涧阿”,以“廌”字巧妙地引出山堂之名,同时点明了其位置在山与水之间,营造出一种隐逸的氛围。接着,“应门白沙连碧莎”一句,通过“应门”二字,仿佛让人感受到山堂的门户正对着一片洁白的沙滩与碧绿的草地,色彩对比鲜明,给人以清新之感。
“乱山寒食落花路,返照风磴樵人歌”两句,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幽静与生机。乱山之间,寒食时节的落花铺满了小路,夕阳的余晖洒在陡峭的山道上,樵夫的歌声回荡在山谷间,构成了一幅动人的自然景象。这里不仅展现了自然之美,也暗示了生活的恬淡与和谐。
“古意萧然未泯灭,春华好在毋蹉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古代风雅之气的向往和珍惜当下的感慨。在这样的环境中,古人的风范似乎并未消逝,春天的美好依然值得人们去珍惜和享受,提醒着人们不要错过生活中的美好瞬间。
最后,“郤超远趣不易得,寂寂剡溪今若何”两句,借用了历史人物郤超的故事,表达了对远离尘嚣、追求高远情趣的向往,同时也对当前环境的寂静与变化提出了思考。这里的“嵊溪”可能是指嵊州的剡溪,是古代文人墨客常游之地,诗人借此表达对过去文人雅集生活的怀念与对当下环境的反思。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和对古人风范的追忆,展现了诗人对宁静生活和高远情趣的向往,以及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充满了深邃的哲思和浓郁的文化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