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潘寄湖照(其二)

料理烟霞遣簿书,斯人用意未全疏。

怜渠万顷无垠碧,不鼓巴琴起大鱼。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鱼]韵

鉴赏

此诗《题潘寄湖照(其二)》由清代诗人黄景仁所作,描绘了一幅烟波浩渺、碧水无垠的画面,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情赞美与向往。

首句“料理烟霞遣簿书”,诗人以“料理烟霞”开篇,巧妙地将日常琐事与自然美景相对比,表达了他希望通过欣赏自然之美的方式来摆脱繁杂公务的束缚,寻求心灵的宁静与解脱。这里的“烟霞”既指自然界的云雾与霞光,也暗喻了诗人内心的纷扰与忧虑。

次句“斯人用意未全疏”,“斯人”指的是诗人自己,这句话进一步阐述了诗人虽然身处尘世,但内心并未完全疏离自然,依然保持着对自然美景的敏感与热爱,即使在忙碌的生活中,也努力寻找与自然的连接。

第三句“怜渠万顷无垠碧”,“怜渠”表达了诗人对那片广阔无边、碧绿如洗的湖面的深深喜爱与怜惜。“万顷无垠碧”描绘出一幅辽阔壮丽的湖景图,碧波荡漾,一望无际,给人以心旷神怡之感。

最后一句“不鼓巴琴起大鱼”,“巴琴”在这里可能是指一种古老的乐器,也可能是一种比喻,象征着诗人内心的期待与呼唤。诗句通过“不鼓巴琴起大鱼”的形象描绘,寓意着诗人希望在自然中找到心灵的慰藉与灵感,如同湖水中跃起的大鱼一般,带来惊喜与启示。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和诗人情感的深刻表达,展现了黄景仁对于自然之美的独特感悟以及在繁忙生活中寻求精神寄托的渴望。

收录诗词(1183)

黄景仁(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清代诗人。一字仲则。四岁而孤,家境清贫,少年时即负诗名,为谋生计,曾四方奔波。一生怀才不遇,穷困潦倒,后授县丞,未及补官即在贫病交加中客死他乡,年仅35岁。诗负盛名,为“毗陵七子”之一。诗学李白,所作多抒发穷愁不遇、寂寞凄怆之情怀,也有愤世嫉俗的篇章。七言诗极有特色。亦能词。著有《两当轩全集》

  • 字:汉镛
  • 号:鹿菲子
  • 籍贯:阳湖(今江苏省常州市)
  • 生卒年:1749~1783

相关古诗词

雪夜至毫州

信帆溯清涡,岁晚水源闭。

适我将舍舟,风雪塞天地。

襆被轻易肩,书簏爱难弃。

絮帽不煖头,迎面玉龙戏。

夜色敛郊坰,一白了无际。

虚光纷四来,极眺快心意。

如乘剡溪船,兴发忘所自。

如袭蔡州军,衔枚走精骑。

一发见南谯,界天明睥睨。

此邦古都会,人物挺殊异。

当涂斯沛丰,三分推吉利。

文采檀一门,雄威振当世。

霸图荒已陈,英风渺焉逝。

郁我怀古心,亟就市沽醉。

殷勤愧馆人,几诃怯关吏。

解装然湿薪,孤吟聊拥鼻。

急雪一打窗,空宵客魂悸。

形式: 古风

渡河

一夜朔风吼,河声怒似雷。

上流冰动岳,亭午日飞灰。

浪挟群灵定,沙浮浩劫来。

怀中无白璧,径渡不须猜。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题济宁驿舍

乌乌冻角戍楼空,只堠双亭叹转蓬。

今日倦游过济北,何人长句擅山东。

欹斜舞影鸡声月,触忤愁心马耳风。

明发南城驿前路,去程都在雪光中。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马上逢雁

我方北去一千里,尔是南来第几群。

来岁北归如有意,深闺书札恐烦君。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文]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