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霏微山雾不成雨,蔽翳朝阳如许阴。
初似半空横一练,怪来俄顷失千林。
逢人莫辨惟闻语,饮酒虽多岂易禁。
身在瘴乡须自遣,未能开口祗沉吟。
这首明代诗人潘希曾的《大庸山中大雾》描绘了山中浓雾的奇特景象。首句“霏微山雾不成雨”写出了雾气的轻盈和稀薄,虽然浓密但并未降下雨水。接着,“蔽翳朝阳如许阴”形象地描述了雾气遮天蔽日的程度,仿佛将阳光都遮蔽得一片昏暗。
“初似半空横一练”运用比喻,将雾气比作悬挂在半空中的白练,既写出雾的绵长,又显其飘渺。然而,“怪来俄顷失千林”则揭示了雾的变幻莫测,瞬间能吞没整个森林,令人惊奇。
“逢人莫辨惟闻语,饮酒虽多岂易禁”通过写人在雾中难以辨识彼此,只能听到声音,以及即使饮酒也无法驱散内心的迷茫,进一步渲染了雾的神秘和压抑。
最后两句,“身在瘴乡须自遣,未能开口祗沉吟”,诗人身处瘴气之地,借雾抒发内心的孤寂与愁绪,只能默默沉吟,自我排解。整首诗以雾为媒介,表达了诗人对环境的感触和内心世界的细腻描绘。
不详
小艇下狂澜,征途暂解鞍。
清秋一夜雨,乱石百重滩。
山向船头合,天如井底观。
寒猿自啼伴,羁思苦相干。
城头突兀仲宣楼,城下长江日夜流。
吴蜀东西如指掌,关河百二此襟喉。
从来用武英雄地,不尽悲歌客子秋。
独倚危栏还罢去,龙山风日晚悠悠。
江汉千年地,风流一代豪。
身居王者贵,心慕古人高。
画栋充蝌蚪,琼窗秃兔毫。
真知为善乐,不厌读书劳。
种药生朱草,栽花吐碧桃。
春风动和煦,秋意破萧骚。
往事难同调,兹园固有遭。
倚阑时啸咏,与客共游翱。
圣瑞歌麟趾,词华睹凤毛。
作诗传盛事,安得思如陶。
幽兰在空谷,值此秋气悲。
风霜不知惜,萧艾争相欺。
空然蕴国香,芜没弗见知。
所性良独静,默默含贞姿。
客从远方来,尘眼惊见之。
欲佩不忍纫,三臭徒嗟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