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浯溪(其一)

路转云深处,荒台枕碧湘。

江山开百粤,文字属中唐。

影落斜阳紫,名题卧石苍。

风流呼漱玉,提笔妙能狂。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鉴赏

这首清代徐仁铸的《游浯溪(其一)》描绘了一幅深邃而宁静的画面。首句“路转云深处”,以山路蜿蜒深入云雾之中,展现出环境的幽深与神秘。次句“荒台枕碧湘”则点明了诗人身处的地点,荒凉的古台坐落在碧绿的湘江之畔,透露出历史的沧桑感。

“江山开百粤,文字属中唐”两句,诗人将眼前壮丽的江山与唐代的文化繁荣相联系,暗示此地曾是南粤文化的发源地,有着深厚的历史底蕴。接着,“影落斜阳紫”描绘夕阳余晖洒在山石上,形成一片紫色的光影,增添了画面的诗意和温暖。

最后一联“风流呼漱玉,提笔妙能狂”是对诗人自身才情的赞美,他如漱玉般的文风潇洒飘逸,提笔之际更是豪放不羁,显示出其独特的艺术个性。整体来看,这首诗融合了山水景色、历史人文与个人情感,展现了诗人对浯溪之地的深深敬仰和自我风采的展示。

收录诗词(5)

徐仁铸(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游浯溪(其二)

流涕中兴业,艰难一遇之。

纪游聊有托,作颂更何时。

鼙鼓家山梦,荪荃泽国思。

镜厓今照客,犹未鬓成丝。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述怀

颇志万方略,而抱千古悲。

凝情叩丹府,俯仰将安为?

江湖摇落处,詄荡高莫窥。

堕地得此生,追怀涕如縻。

欲从世尊法,解释诸苦危。

一发钧所系,片云雨之基。

悠悠尘世名,耿耿罔极思。

歌成孰告哀,中夜三歔欷。

形式: 古风

齐镈诗为寻管香给谏作

脽上后土祠,汉皇获鼎所。

金气颎秋空,斑斓作伏虎。

阴崖閟瑰宝,阳侯盛赍怒。

高浪掀天来,射岸丛万弩。

石罅閛然裂,缒出古镛虡。

伊谁窟室悬,乃有歌钟拊。

黄门钟鼎家,昆季并嗜古。

脱贯径购归,通夕手摩抚。

绿绣剜藓斑,墨华捶麻楮。

举例先辨体,析疑自画肚。

微霭带繁星,平畴擢秬黍。

涎迹盘蜗交,斗形瘦蛟舞。

旁行忽斜上,中栾左右鼓。

齐字秀三禾,铭文围九乳。

齐景族铸钟,鸿烈典堪数。

钟大鑮乃小,高陵注《周语》。

独怪此齐钟,何由薶晋土。

葵丘会所悬,崔氏赂所取。

我闻晋义熙,霍山得钟五。

篆古识者希,钳口尽龃龉,嗟我河东郡,法物兹焉聚。

即欲考古文,何用寻岣嵝。

况乎古之乐,悬钟必成堵。

此镈既来归,应为啸匹侣。

鼎有盖底铭,剑分雌雄股。

神物不独见,试更觅故处。

齐人有韶乐,所铸备律吕。

上以考籀文,下以佐杜举。

太平既有徵,逸经何难补。

形式: 古风

再为管香给谏题齐镈拓本

齐镈齐镈,乃出葵丘。

黄河所齧之绝壑,给事家居茂陵获鼎处,并得其鬲与其铎。

为拓镈上文,绿涩墨光错。

首云五月吉丁亥,中云齐师?鲍叔作。

人徵《世本》遗,字补《说文》略。

铭辞百七十又二,《盘庚》、《大诰》同灏噩。

前诗引晋中兴书,比之义颐得钟在太靃。

今再送数难,聊试发一噱。

昔者韦曜郑康成,镈钟大小若相争。

我云二者各自有大小,物之冤雪人讼平。

独怪王肃陈统辈,强谓妇人尚柔不用镈钟声。

如使女器同不迩,邾娷燕姞孰为铭?

况此大钟用享祀,胡然三著姜女名!

又怪杜预解《春秋》,乃云齐桓会地在陈留。

果使兹役非晋地,安得惶遽赴会之晋侯?

况自班固《汉志》来,鄈上久矣名葵邱。

今者齐镈又出此,益信西河攘翟有方舟。

数事皆足证经义,瑰宝真欲胜天球。

无怪好事潘司寇,千金购存攀古廔。

我闻北魏张恩发汤冢,钟磬尽向河中掷。

同出尻脽一片土,兹遭拂拭彼沈溺。

又闻唐时宋沇精于音,塔铃车铎尽能识。

广平文孙知律吕,傥见此者更不释。

噫嘻贱子敢一言,此器千金良不易。

古今出地第二钟,自宣和来难再得。

何不悬置汾阴后土祠,永与焦山周鼎张南北。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