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金竟陵入蜀

金门去蜀道,玉垒望长安。

岂言千里远,方寻九折难。

西上君飞盖,东归我挂冠。

猿声出峡断,月彩落江寒。

从今与君别,花月几新残。

形式: 排律 押[寒]韵

翻译

离开金门踏上蜀道,从玉垒山眺望长安。
谁能想到路程遥远,还要翻越九折艰难的山峦。
你往西登上高盖车,我向东挂起官帽归隐。
猿猴的哀鸣在峡谷中消失,月光洒落江面带来寒意。
从此与你分别,不知何时能再见那花开月圆的景象。

注释

金门:古代地名,这里指成都附近的金牛关,蜀道的起点之一。
蜀道:古代中国西南地区的一条重要通道,艰险而闻名。
玉垒:位于四川成都附近,是蜀道上的重要关隘。
长安:古代中国的首都,这里代指朝廷或皇帝。
九折:形容山路曲折,九折八拐,十分险峻。
飞盖:疾驰的马车,形容车速快。
挂冠:古代官员辞职,解下官帽,表示辞官归隐。
猿声:古人常以猿声象征哀愁和离别。
月彩:月光的色彩,此处可能指月光洒在江面上的景象。
新残:新月将残,形容时间流逝,暗示离别后相逢无期。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种离别之情,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述来表达对远行者深切的思念与不舍。首句“金门去蜀道,玉垒望长安”即设定了背景:金门,即今四川境内的剑门关,是古代通往蜀地的要道;玉垒,则是对某处山脉的美称,而望长安则表明诗人心系远方。接着“岂言千里远,方寻九折难”强调了路途的遥远与曲折,这里的“九折”或许是夸张之词,用以形象地表现出行者所面临的艰险。

下片“西上君飞盖,东归我挂冠”则直接表达了离别的情感:在西方的你像鸟儿一般自由而去,而我则留在东边,只能挂起思念之情的冠冕。接下来,“猿声出峡断,月彩落江寒”通过猿啼与冷清的月光水色营造了一种凄凉孤寂的情境,猿啼在深山中回荡,更增添了几分离愁。

最后“从今与君别,花月几新残”则是对未来重逢机会渺茫的无奈感慨。这里的“花月”指的是美好时光,而“几新残”则暗示时间易逝,美好的时光不再。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和情感的深刻抒发,展现了一个送别场景中人的复杂情感。

收录诗词(2)

崔信明(隋末唐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枫落吴江冷。

形式: 押[梗]韵

武康郭外望许纬先生山居

湖上千峰带落晖,白云开处见柴扉。

松门一径仍生草,应是仙人向郭稀。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微]韵

送贺兰广赴选

而今用武尔攻文,流辈干时独卧云。

白发青袍趋会府,定应衡镜却惭君。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文]韵

清江曲内一绝

八月长江去浪平,片帆一道带风轻。

极目不分天水色,南山南是岳阳城。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