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八月长江去浪平,片帆一道带风轻。
极目不分天水色,南山南是岳阳城。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的水乡画卷,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刻画,展现了诗人在旅途中的心境和情感。开篇“八月长江去浪平”,便设置了一种平和宽广的氛围,长江在八月已不再汹涌澎湃,而是波平浪静。
接下来的“片帆一道带风轻”进一步加深了这种宁静与流动的对比。单薄的帆影划过水面,如同时间轻柔地滑过,给人以岁月静好之感。
“极目不分天水色”,则是诗人站在江边所见的壮观,天际与水面之间似乎已无分界,形成了一种视觉上的混沌一体。这也许暗示了诗人对于自我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哲思。
“南山南是岳阳城”,这里的“南山”指的是长江之南的山脉,而“岳阳”则是一个具体的地理位置,通过这样的描绘,不仅让读者感受到诗人的行踪,也勾勒出了中国古代地理文化中的一个重要节点。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致观察与内心情感的巧妙结合,展现了诗人超脱尘世、悠然自得的心境。
不详
(一作洞),生卒年、,唐代诗人。登进士第,大历中曾任拾遗、补阙等职。集贤学士。其余事迹不祥。唐朝大历年间和李端、卢纶、吉中孚、韩翃、钱起、司空曙、苗发、耿湋、夏侯审合称“大历十才子”。的诗现在仅存一卷,唐人高仲武《中兴间气集》选录了崔诗九首,并评价云:“崔拾遗,文彩炳然,意思方雅。”
绝顶茅庵老此生,寒云孤木独经行。
世人那得知幽径,遥向青峰礼磬声。
惯作云林客,因成懒漫人。
吏欺从政拙,妻笑理家贫。
李郭应时望,王杨入幕频。
从容丞相阁,知忆故园春。
数年湖上谢浮名,竹杖纱巾遂性情。
云外有时逢寺宿,日西无事傍江行。
陶潜县里看花发,庾亮楼中对月明。
谁念献书来万里,君王深在九重城。
国有非常宠,家承异姓勋。
背恩惭皎日,不义若浮云。
但使忠贞在,甘从玉石焚。
窜身如有地,梦寐见明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