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叶蕴归缙云

昔直承明庐,谁似先生早。

前无雒洛人,后笑冯唐老。

机云谩声价,班马空词藻。

岂知渊源来,尚觉河汉小。

斯文叹未坠,妙意付幽讨。

言乘刺史藩,曾视金銮草。

飘然香案仙,宜著蓬莱岛。

未忘经济心,甘为穷鬼笑。

手援沟壑危,自上蠲赋表。

不知古襦裤,能活几枯槁。

端如德星临,民瘼一驱扫。

方安龚遂政,远赋阳城考。

越吟念庄舄,赠策嗟秦绕。

江湖计不疏,经史心未了。

但收王车归,三径不足道。

平生林泉志,久矣轩裳藐。

远同谢安石,乐比东山好。

苍生独未买,政坐功名扰。

汉庭求诸儒,慨想前辈少。

不用叹周南,亟闻宣室召。

形式: 古风

鉴赏

此诗《送叶蕴归缙云》是宋代诗人苏过的佳作。全诗以送别友人为背景,描绘了对友人才华与品德的赞美,以及对其归隐生活的向往和对友人未来仕途的关切。

首句“昔直承明庐,谁似先生早”表达了对友人早年即显才华的赞叹。接着“前无雒洛人,后笑冯唐老”两句,运用历史典故,既是对友人年轻有为的肯定,也暗含对友人未来成就的期许。

“机云谩声价,班马空词藻”则通过对比,强调了友人的实际能力与名声之间的关系,暗示其才华不仅仅是表面的赞誉,而是有着深厚的内涵。接下来的“岂知渊源来,尚觉河汉小”,进一步强调了友人的学识与见识之深,如同探入知识的海洋,令人感到其学问的广博。

“斯文叹未坠,妙意付幽讨”表达了对友人保持高尚情操和追求真理的敬佩。随后“言乘刺史藩,曾视金銮草”描绘了友人在官场的风采,显示其政治才能。

“飘然香案仙,宜著蓬莱岛”一句,将友人比作仙人,寓言其超凡脱俗,适合在仙境般的环境中生活。接着“未忘经济心,甘为穷鬼笑”表现了友人虽身处困境,仍不忘国家大事,体现了其高尚的情操。

“手援沟壑危,自上蠲赋表”描述了友人勇于担当,为民请命,展现了其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决心。“不知古襦裤,能活几枯槁”则表达了对友人所做之事能拯救百姓于水火之中的期待。

“端如德星临,民瘼一驱扫”赞扬了友人如同道德之星降临人间,解决了民众疾苦。“方安龚遂政,远赋阳城考”引用历史典故,表达了对友人施政能力的认可。

“越吟念庄舄,赠策嗟秦绕”通过引用古代故事,表达了对友人品格的赞赏和对其未来命运的担忧。“江湖计不疏,经史心未了”则表达了对友人无论身处何地都能保持学习和思考的态度的钦佩。

最后,“但收王车归,三径不足道”表达了对友人归隐生活的向往,认为在自然中寻找内心的平静更为重要。“平生林泉志,久矣轩裳藐”强调了友人对自然生活的热爱,对官场的淡泊。“远同谢安石,乐比东山好”将友人与历史上的名士相提并论,表达了对其人格魅力的推崇。“苍生独未买,政坐功名扰”则表达了对友人因功名而受到困扰的同情。

“汉庭求诸儒,慨想前辈少”表达了对友人能够得到朝廷重视的期待,同时也感叹当今缺少像友人这样的人才。“不用叹周南,亟闻宣室召”则是对友人未来仕途的乐观预想,希望他能再次得到朝廷的重用。

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友人才华的赞美,也有对其归隐生活的向往,同时包含了对友人未来命运的关切和期望,展现了深厚的人文关怀和对友情的珍视。

收录诗词(298)

苏过(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送八弟赴官汝南

丈夫志四方,弹冠苦不早。

终童来请缨,贾谊试三表。

二子俱弱冠,功名满怀抱。

要非江湖士,未易语枯槁。

君年逾三十,闭门事幽讨。

父兄逼从仕,揽辔方稍稍。

久安田舍乐,宁坐元龙笑。

白发始为郎,定似冯唐老。

效官曲糵间,区区营一饱。

虽知浆馈薄,要使人无保。

淮蔡山川类,民淳足鱼稻。

作诗慰所思,梦绕池塘草。

形式: 古风

登峻极顶

言登嵩高峰,结束两芒屩。

摄衣上天梯,股栗战荦确。

不知几流汗,跃出万仞壑。

刚风被太虚,尘世俯下浊。

依稀两仙童,遗我一丸药。

平生井底蛙,未见宇宙廓。

四维忽骞举,小知为磅礴。

得穷恢谲眼,赖有腾趠脚。

东观扶桑升,北瞰天河落。

长须议雄尊,培塿眇庐霍。

形式: 古风

渡泉峤出诸山之顶

岑崟蔽日月,左右信艰哉。

万壑共驰骛,百谷争往来。

鹰隼既厉翼,蛟鱼亦曝腮。

崩壁迭枕卧,崭石屡盘回。

伏波未能凿,楼船不敢开。

百年积流水,千岁生青苔。

行行讵半景,余马以长怀。

南方天炎火,魂兮可归来。

形式: 古风

叔父生日(其一)

百川赴东海,如走万国朝。

横岫列嵩岱,众山失岧峣。

吾道岂不尊,凛然干云霄。

斯文有盟主,坐制狂澜漂。

天实相我公,高卧不知招。

手持文章柄,烂若北斗标。

末学病多歧,寝令世俗浇。

申商日充塞,仁义愈寂寥。

造物真有意,俾公以后凋。

群邪终放郑,正始会闻韶。

过也匪私祝,彼苍自昭昭。

后生方有托,未用忧箪瓢。

形式: 古风 押[萧]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