渡泉峤出诸山之顶

岑崟蔽日月,左右信艰哉。

万壑共驰骛,百谷争往来。

鹰隼既厉翼,蛟鱼亦曝腮。

崩壁迭枕卧,崭石屡盘回。

伏波未能凿,楼船不敢开。

百年积流水,千岁生青苔。

行行讵半景,余马以长怀。

南方天炎火,魂兮可归来。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峻岭崇山的壮丽景象与险峻地貌。诗人以“岑崟蔽日月”开篇,形象地描绘了山峰高耸,遮蔽了日月,展现出山势的雄伟与险峻。接着,“左右信艰哉”一句,点明了行进在这片山岭间的艰难。

“万壑共驰骛,百谷争往来”,描绘了山谷间水流奔腾,百川汇聚的壮观景象。而“鹰隼既厉翼,蛟鱼亦曝腮”则通过对比,展现了山中动物的生存状态,鹰隼在高空翱翔,蛟鱼在河中挣扎,生动地表现了自然界的生机与挑战。

“崩壁迭枕卧,崭石屡盘回”描绘了山壁的险峻与岩石的错综复杂,仿佛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接下来,“伏波未能凿,楼船不敢开”表达了对山岭难以征服的感慨,即便是勇猛的水手和船只也不敢轻易尝试穿越。

“百年积流水,千岁生青苔”则展示了时间的流逝与自然的永恒,流水在山间流淌了百年,青苔在石上生长了千年,岁月的痕迹在这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记。最后,“行行讵半景,余马以长怀”表达了诗人对山中景色的赞叹与留恋,即使行进了一半路程,心中仍充满了对这片美景的怀念。

“南方天炎火,魂兮可归来”则以南方炎热的气候为背景,寄寓了诗人对回归宁静生活的向往,仿佛在暗示着心灵的归宿。整首诗通过对山岭的描绘,展现了自然的壮美与力量,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与对生活的深思。

收录诗词(134)

江淹(南北朝)

成就

不详

经历

南朝著名文学家、散文家,历仕三朝。少时孤贫好学,六岁能诗,十三岁丧父。二十岁左右在新安王刘子鸾幕下任职,开始其政治生涯,历仕南朝宋、齐、梁三代。在仕途上早年不甚得志。泰始二年(466年),转入建平王刘景素幕,受广陵令郭彦文案牵连,被诬受贿入狱,在狱中上书陈情获释。刘景素密谋叛乱,曾多次谏劝,刘景素不纳,贬为建安吴兴县令。宋顺帝升明元年(477年),齐高帝萧道成执政,把自吴兴召回,并任为尚书驾部郎、骠骑参军事,大受重用

  • 字:文通
  • 籍贯:宋州济阳考城(今河南省商丘市民权县)
  • 生卒年:444—505

相关古诗词

叔父生日(其一)

百川赴东海,如走万国朝。

横岫列嵩岱,众山失岧峣。

吾道岂不尊,凛然干云霄。

斯文有盟主,坐制狂澜漂。

天实相我公,高卧不知招。

手持文章柄,烂若北斗标。

末学病多歧,寝令世俗浇。

申商日充塞,仁义愈寂寥。

造物真有意,俾公以后凋。

群邪终放郑,正始会闻韶。

过也匪私祝,彼苍自昭昭。

后生方有托,未用忧箪瓢。

形式: 古风 押[萧]韵

叔父生日(其二)

沟渎嗟寻常,固为吞舟厄。

风无九万里,焉载垂天翼。

老人卧箕颍,初非厌簪绂。

时哉莫吾容,道大俗隘迫。

虎兕歌旷野,鸾凤栖枳棘。

苍生谩怅望,吾道何欣戚。

卜筑殆将隐,门无翟公客。

高踪蹑巢由,援手谢卨稷。

我观造物意,申甫为时出。

未应兹伟人,独不裨衮职。

功名世所趋,富贵亦过隙。

岂知难老福,天以寿有德。

亭亭南涧松,不羡栋梁索。

方兹阅寒暑,宁欲顾匠石。

世间出世间,此得无两得。

回首承明庐,摩挲看铜狄。

形式: 古风

叔父生日(其三)

郁郁涧底松,千年养奇干。

盘根入窈窕,翠盖摩霄汉。

岩深饱霜雪,路绝窥轮奂。

空回牛刀手,屡发匠石叹。

物生非不逢,得天地所赞。

虽微栋梁求,幸免斤斧难。

我公庙堂人,端委四夷惮。

岂惟福苍生,高风激贪懦。

云何卧箕颍,当宁方宵旰。

吾道久寂寥,贤愚良未判。

汗颜与血指,袖手宁坐看。

卷怀霖雨心,警策露电观。

形神妙自契,眉目光璀璨。

长松信可倚,柯叶四时贯。

东风漫滋荣,寒雨徒零乱。

何异楚灵椿,春秋安可算。

形式: 古风 押[翰]韵

叔父生日(其四)

物居覆载间,阴阳为盛衰。

我观众草木,春风不相遗。

春风暂能荣,还有摇落时。

区区诿消长,岁月胡能支。

世人如草木,世态岂异兹。

扰扰方寸中,坐受宠辱移。

昼锦方自眩,饮水谁汝知。

可怜千金躯,坐困毫与釐。

大哉孔孟志,夫子真能师。

浩然刚在气,直养充四维。

贫富未易动,寒暑何从窥。

塞马无倚伏,昭琴谢成亏。

还观傥来物,造物戏小儿。

臞仙事吐纳,阅世犹有之。

至人不导引,眉寿何复疑。

惟应广成子,当与此心期。

形式: 古风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