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紫陌归鞍后,端门午鼓馀。
铜池衔落景,铁擿掩残书。
水远沟声细,花閒壁影疏。
去驺呼已远,自笑守应庐。
这首诗描绘了馆中候马时的宁静与闲适之感。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馆内黄昏时分的景象。紫陌归鞍,端门外午鼓余音,铜池映落日,铁擿掩残书,水远沟声细,花间壁影疏,这些意象交织在一起,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寂寥的氛围。去驺呼已远,自笑守应庐,则透露出诗人内心的平静与自我调侃,仿佛在忙碌一天之后,对这份宁静有所感悟和享受。整首诗通过丰富的视觉和听觉描写,展现了宋代文人对自然与生活细节的敏感捕捉和深刻体会,体现了宋代诗歌注重意境营造的特点。
不详
(九九五~一○六七)。仁宗天圣二年(一○二四)进士。历官扬子尉、通判宣州、知湖州、两浙转运使、修起居注、知制诰、翰林学士、枢密副使。英宗治平三年(一○六六)以尚书吏部侍郎、观文殿学士知杭州。四年,除太子少师致仕,命未至已病逝,年七十三(《欧阳文忠公文集》卷三四《胡公墓志铭》)。他在北宋仁宗、英宗两朝为官,位居枢密副使,以居安思危、宽厚待人、正直立朝著称,死后谥文恭
信马斗城外,芳郊秋物多。
丹枫惊岁晏,华黍喜时和。
野老醉相话,牧童閒自歌。
牛羊稍觉晚,一一下层坡。
一啄樊笼外,萧然烟水乡。
折芦翻夕梦,急雨乱秋行。
南涧渔波浅,西风菰米香。
世无摩诘手,谁与入清防。
守岁薰炉永,迎年煦律回。
仙人收腊去,木帝送春来。
桂伴阴蟾隐,梅冲艳雪开。
平明喧寿宴,柏叶奉欢杯。
介族生螭蚌,杯形肖陇禽。
曾经良匠手,见爱主人心。
置在金樽侧,来从珠水浔。
愿为仁者寿,再拜莫辞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