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猛虎行》是明代诗人卢龙云所作,通过对猛虎噬人的描绘,表达了对虎性的批判与对正义的呼唤。
诗中开篇“南山深林多虎穴”,以南山深林的幽静与虎穴的隐秘,营造出一种神秘而危险的氛围。接着,“猛虎噬人时出没”点明了主题——虎的凶残与威胁。诗人以“嗟尔虎胡不仁”表达对虎的谴责,紧接着以“驺虞之厚麟振振”作为对比,将驺虞(传说中的仁兽)与虎进行道德上的对立,强调了仁慈与残忍的区别。
“尔独胡为甘食人,咆哮百兽尽辟易”两句,直指虎的罪行,通过“甘食人”和“咆哮百兽尽辟易”的描述,展现了虎的残忍与威严。接下来,“山家闭门晏未出,往来射猎观行迹”描绘了人们因虎的威胁而采取的防御措施,暗示了人与虎之间的紧张关系。
最后,“男儿欲作健,誓寝汝之皮”表达了人们面对虎的威胁时的决心与勇气,愿意为了保护家园而勇敢地与虎斗争。“昔年白额今安在,除害终看饮羽时”则寄寓了对过去恶虎的怀念与对未来正义胜利的期待,寓意着通过勇敢与智慧,最终能够战胜邪恶,实现和平与安宁。
综上所述,《猛虎行》不仅是一首对猛虎凶残行为的揭露与批判,更蕴含了对正义、勇敢与和平的向往与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