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雨有作

龙潭一勺水,散作四郊雨。

雷声殷海天,冯夷助伐鼓。

良苗浡然兴,生意各栩栩。

累月忧心焚,望云首恒举。

念彼陇上氓,沾涂愿作苦。

赤日灼秧针,泣视龟圻土。

妇子相睢盱,辍耕待官府。

官不为请命,曷以称众父。

飞牒投神宫,藉达天帝所。

步祷初归来,盆翻雨如许。

甘澍绿盈畴,积水可浮牯。

我将共番黎,欢歌醉其侣。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喜雨的喜悦之情,以及对农民因干旱而遭受苦难的深切同情。诗中运用了丰富的自然景象和生动的人物描写,展现了诗人对社会民生的关注与关怀。

首句“龙潭一勺水,散作四郊雨”,以龙潭之水比喻微小的希望,却能化作普降大地的甘霖,形象地表达了雨水对于干旱地区的重要性。接着,“雷声殷海天,冯夷助伐鼓”通过雷鸣和水神冯夷的助阵,渲染了雨水降临前的壮观景象,赋予了自然现象以神秘色彩。

“良苗浡然兴,生意各栩栩”描绘了雨水滋润后,田间作物生机勃勃的景象,表现了大自然的神奇力量。诗人接着抒发了长期干旱带来的忧虑和对雨水的期盼,“累月忧心焚,望云首恒举”,表达了人们在干旱中的痛苦和对雨水的渴望。

“念彼陇上氓,沾涂愿作苦”则直接点明了农民因干旱而遭受的苦难,诗人对他们的同情溢于言表。接下来的“赤日灼秧针,泣视龟圻土”更是生动地描绘了干旱环境下农作物的枯萎景象,以及农民面对困境时的无奈与绝望。

“妇子相睢盱,辍耕待官府”描述了农民在干旱中停止劳作,等待政府救济的情景,反映了当时社会救助机制的不足。最后,“官不为请命,曷以称众父”表达了对政府未能及时采取措施帮助农民的批评,体现了诗人对社会公正的追求。

“飞牒投神宫,藉达天帝所”展现了诗人通过向上天祈祷来寻求解救的举动,体现了人们对自然力量的敬畏和对超自然力量的寄托。“步祷初归来,盆翻雨如许”则描绘了祈祷后雨水降临的场景,表现了诗人对雨水到来的喜悦。

“甘澍绿盈畴,积水可浮牯”描绘了雨水后的丰收景象,绿色的田野充满了生机,积水甚至可以浮起牛群,展现了雨水对于农业生产的巨大贡献。“我将共番黎,欢歌醉其侣”表达了诗人与农民共享丰收喜悦,共同庆祝的场景,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愿景。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喜雨给干旱地区带来的变化,以及农民在干旱中所经历的苦难与希望,展现了诗人对社会民生的深切关注和对自然力量的敬畏。同时,诗中也蕴含着对社会公正与和谐的追求,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愿景。

收录诗词(128)

张湄(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长歌送吴山辉还浙

十年游迹半海内,山高泽大目匪夷。

未知涨海以外更何物,梦飞不到身亲之。

君也岂浪游,吾宁为饥驱。

自开辟以来,环瀛绝岛居人稀。

章步未经,禹迹所遗。蛟龙云霁于此晦塞而■蚭。

吾与君,奚以驾鲎帆。

乘鹏风,历水程,十有一更而南为。

即今海涛长吼秋宵迟,枕上荐雷生客思。

虽然斯地不霜雪,奈何盈颠白发惨淡偏如丝。

朝来手君录别句,羁愁离绪不可支。

君行有日先我驰,我则谁为苦絷维。

曰归不得归,揽袂相咨嗟。

且复进君酒,酒酣赠以诗。

重洋四望皆渺瀰,慎勿轻潮狎浪矜吴儿。

忠信波涛纵易涉,愿君且待水天如鉴,月静风恬时。

形式: 古风

九日集郡斋四合亭赠钱道源太守

把酒题糕兴未孤,仙亭四合宴清娱。

黄花旧里亲朋远,碧海西风节物殊。

昼永庭墀秋一鹤,年丰歌颂野多稌。

登高健足应犹昔,醉上榕梁不索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

辛酉除夕

庭芳会四时,梅菊欣杂置。

更有小桃萼,天然缀阶砌。

风光与昔殊,兹夕情不异。

海静宵逾长,世远身若弃。

吟椒事如何,孤屿守残岁。

灯前儿女樽,惝恍入梦寐。

形式: 古风

水沙连

团团孤屿水中央,稻熟浮田吠蛤凉。

烟火渡头移蟒甲,青山环映白波光。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