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徐相公韵十首(其五)出塞

红罗抹额坐红鞍,阵逐黄旗拨发官。

秋戍卢龙番鼓哑,夜屯白马虏星寒。

铁毬步帐三军合,火箭烧营万骨乾。

兵器徒知是凶器,止戈为武帝心宽。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翻译

她身着红色罗衣头戴红巾,坐在红色马鞍上,率领军队追逐黄色旗帜的将领。
在秋天的卢龙关,外族的战鼓声沉寂,夜晚的营地中敌人的星光显得寒冷。
全军在铁球保护的步兵营帐中集结,火箭攻击敌营,无数士兵的骨头都被烧焦。
虽然武器只是带来杀戮的工具,但止戈才是真正的和平,这是皇帝宽广的心胸体现。

注释

红罗:红色的丝织品。
黄旗:象征指挥或重要人物的旗帜。
卢龙:古代地名,位于今河北北部。
番鼓:外族的战鼓。
止戈:停止战争,象征和平。
帝心宽:皇帝的胸怀宽广。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边塞战争的场景。首句“红罗抹额坐红鞍”写出了战士们装备华丽,准备出征的形象,显示出他们的勇猛与决心。接着,“阵逐黄旗拨发官”描述了军队随着黄色旗帜移动,指挥官在前线调度的紧张气氛。

“秋戍卢龙番鼓哑,夜屯白马虏星寒”两句,通过“番鼓哑”和“虏星寒”展现了边关秋季的肃杀与寂静,以及夜晚宿营时的寒冷与敌情的紧张。诗人运用“哑”字形容鼓声沉闷,暗示战事激烈,而“虏星寒”则烘托出战场的冷酷与危险。

“铁毬步帐三军合,火箭烧营万骨乾”进一步描绘了战斗的激烈,铁球(可能指铁制的武器)在步兵营帐中穿梭,火箭攻击敌营,画面宏大而残酷,令人感受到战争的无情与牺牲的惨烈。

最后两句“兵器徒知是凶器,止戈为武帝心宽”,表达了诗人对于和平的向往和对战争本质的反思。虽然兵器象征着战争,但真正的“武”在于制止战争,而非单纯追求武力,体现了作者对于以和为贵的儒家思想的推崇。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边塞战争的场景,同时也融入了深刻的哲理,展现出作者对战争与和平的独特见解。

收录诗词(311)

释行海(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次徐相公韵十首(其一)老将

战曾无甲马无鞍,谏猎书生贱武官。

每忆云中擒虏健,几番雪里枕戈寒。

箙留响箭机心在,袍损团花血点乾。

间拍旧弓怜臂力,更怜西北战场宽。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次徐相公韵十首(其九)李显忠

五丈高原跃战鞍,同州太守旧藩官。

路挑野斗皈南急,旗猎风鸣带北寒。

采石盘中兵胆涌,橘红袍上箭痕乾。

鸡豚放却西元帅,只要当时国步宽。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次徐相公韵十首(其十)魏胜

第一山东逐虏鞍,平淮命作守淮官。

英雄内比黄金贵,死斗牙穿毒箭寒。

雨洒红刀胡血滴,风披斑甲虎皮乾。

功高孤竹今如此,旧恨茫茫沧海宽。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纪感

吴楚经年杀气凝,艰难国步涉春冰。

义旗东下谁相似,誓楫中流我不能。

水到南徐围铁瓮,山从北固抱金陵。

捷音尚隔苍茫外,貂尾良弓足股肱。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蒸]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