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两鬓烟云朝共爨,一窗风雪夜同衾。
为君拈起当时语,应见相思万里心。
这首诗以细腻的情感描绘了两位朋友之间的深厚友谊。首句“两鬓烟云朝共爨”,生动地展现了两位朋友朝夕相处的生活场景,仿佛两人的鬓发如同烟云般紧密相连,共同分享生活的点点滴滴。接着,“一窗风雪夜同衾”一句,将画面转至夜晚,窗外风雪交加,室内两人却共享温暖,共同抵御外界的寒冷,进一步加深了彼此间的情感联系。
后两句“为君拈起当时语,应见相思万里心”,则直接表达了诗人对远方友人的思念之情。通过回忆与友人交谈时的话语,诗人仿佛能感受到对方的心意,即使相隔万里,这份情感依然深切而真实。整首诗通过生活化的细节和深情的回忆,展现了友情的真挚与深远,让人感受到跨越时空的情感共鸣。
不详
延祐二年(1315)进士及第,授同知辽州事。后来官中书左司员外郎时,京城外发生饥荒,他从"民,本也"的思想出发,主张放赈(chen四声)救济。河南农民军起,他建议备御之策十五件。又任集贤大学士,不久改枢密副使,又拜中书左丞。他看到元朝将士贪掠人口玉帛而无斗志,就主张对起义农民实行招降政策
清晨走马碧鸡坊,点检西园数亩塘。
花柳前川成自乐,轮蹄终日为谁忙?
钓鱼岸口迎新水,沽酒邻家过短墙。
半醉莫催翁命驾,月明松影引杯长。
年来梦断凤池坊,云影天光有此塘。
夜饮不辞归路远,晨兴更觉揽衣忙。
桑麻莽苍接平野,机杼咿哑闻隔墙。
忽有好诗生马上,眼明双桧拂云长。
细读圭塘唱和诗,流风馀韵想当时。
东山丝竹閒方得,北海樽罍老更宜。
乱后池台浑索寞,梦中松竹亦参差。
棕舆不晚归枌社,愿校园丁筑旧基。
宰相归来致政时,圭塘唱和类埙篪。
好山好水天开画,难弟难兄日赋诗。
酒斝每从花坞设,钓舟时傍柳阴移。
景因人胜千年暇,绿野香山未足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