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发甘泉

肩舆清晓发甘泉,风雪遥连塞外天。

野店客敲门问酒,土窑人隔水炊烟。

山无草木还多石,地产毡裘不衣绵。

试叩征夫前去路,戍鸦声里是延川。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清晨从甘泉出发的旅途景象,充满了浓厚的边塞风情和生活气息。

首句“肩舆清晓发甘泉”,以简洁的语言勾勒出一幅清晨出发的画面,肩舆即为乘坐的交通工具,清晓则点明时间,甘泉则是出发地,整句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肃穆的氛围。

“风雪遥连塞外天”一句,通过“风雪”与“塞外天”的连接,不仅描绘了天气的恶劣,也暗示了旅程的艰难和遥远,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充满挑战的环境之中。

“野店客敲门问酒,土窑人隔水炊烟”两句,通过“野店”和“土窑”的场景,展现了旅途中普通人家的生活状态,客人敲门询问是否有酒,土窑的人在对岸煮饭,这些细节生动地描绘了边塞地区人民的生活情景,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旅途所见所感的细腻观察。

“山无草木还多石,地产毡裘不衣绵”两句,进一步描绘了边塞地区的自然环境和生活方式。山中无草木,只有石头,体现了边塞地区的荒凉与独特;“地产毡裘不衣绵”则说明了当地居民的生活习惯,他们以羊毛制品作为衣物,而非传统的棉布,这既是对边疆生活的一种写照,也反映了不同地域文化的差异。

最后,“试叩征夫前去路,戍鸦声里是延川”两句,通过询问征夫得知前往延川的道路,以及在戍鸦的叫声中辨识方向,不仅表达了诗人对旅途的探索精神,也暗示了边塞地区特有的军事防御背景,戍鸦的鸣叫可能象征着边防的警戒,增添了诗歌的意境深度。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边塞旅途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边疆地区的自然风光、人文生活以及历史背景,语言质朴而富有画面感,情感真挚而深沉,是一首具有浓郁边塞风情的佳作。

收录诗词(36)

马中锡(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再发安塞

塞门东望雪初晴,骢马遥遥趁晓行。

面日远山明似近,背风深堑积皆平。

僧开野寺林鸦散,人叩柴扉砦犬鸣。

不是六花妆点好,黄沙白草若为情。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把都河堡

行台无事户多封,睡起支颐百念慵。

风柳似为浑脱舞,雨花常带别离容。

城围白屋高低住,帘卷青山远近重。

日暮诗成吟未稳,一声忽送戍楼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冬]韵

柳树涧废城和壁间王威宁韵

野色苍茫带远岑,空城岁久白蒿侵。

更无粉堞悲笳隐,惟有黄沙古道深。

荒日昼眠人影绝,刚风西起塞云阴。

题诗豪客今何处,牢落襟怀付短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赋得荷叶露应教

花气侵晨湿画栏,池荷如洗翠团团。

谁将天上金茎露,泻入波心碧玉盘。

风动每愁炉汞走,雨馀应讶浦珠寒。

十年曾作西垣客,此景亲从太液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