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颂一百三十三首(其一○二)

升九仞之上,吾必与之俱。

极九渊之底,吾亦与之俱。吾不见时,何不见吾。

形式: 偈颂 押[虞]韵

鉴赏

这首诗出自宋代诗人释居简的《偈颂一百三十三首》中的第一百零二首,以禅宗的问答形式展开,充满了哲理意味。

“升九仞之上,吾必与之俱。” 这句诗描绘了一种超越常人的追求精神,仿佛在说,如果有人能攀登到极高之处,那么我必定会与他同行。这里“九仞”象征着极高的境界或目标,而“吾必与之俱”则表达了不畏艰难、勇于探索的精神。

紧接着,“极九渊之底,吾亦与之俱。” 这句话进一步深化了这种追求极致的精神,将目光转向深邃的深渊,表示即使是在最深的探索中,我也愿意同行。这里的“九渊之底”比喻的是深不可测的领域或未知的极限,强调了诗人对探索未知世界的渴望和决心。

最后,“吾不见时,何不见吾。” 这句话则以反问的形式,提出了一个哲学问题:如果我看不到某人,为什么他们却能看到我?这不仅反映了诗人对于自我存在与他人感知之间关系的思考,也暗示了某种超脱物质世界、直击心灵深处的智慧。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形象化的语言,探讨了追求卓越、探索未知以及自我认知的主题,展现了诗人深刻的人生哲学和独特的思考方式。

收录诗词(1648)

释居简(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偈颂一百三十三首(其一○三)

谈玄说妙,落在今时,瓠子落苏那得知。

形式: 偈颂 押[支]韵

偈颂一百三十三首(其一○五)

尘劫前事,尽在今时。当断不断,千驷莫追。

花须连夜发,莫待晓风吹。

形式: 偈颂 押[支]韵

偈颂一百三十三首(其一○六)

智不到处,满口道著,与你大书特书。

屡书于虚空中,不怕风吹日炙,有名不用镌顽石。

形式: 偈颂

偈颂一百三十三首(其一○七)

久坐大雄峰,寒灰拨不红。

一星萤火出,孤鹤已辽东。

形式: 偈颂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