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陵阻风二首(其一)

东风何谑敖,白日不能柔。

阳乌失驻足,庵忽欲西流。

迥车莫可挂,应使六龙羞。

龙羞引蛟泣,浩荡一江忧。

泪涌洪波出,涕涟白沤浮。

倦客敢言事,同兴万古愁。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鉴赏

这首诗以“铜陵阻风二首(其一)”为题,出自明代诗人郭之奇之手。诗中描绘了在铜陵遭遇风浪时的景象与心境,通过自然界的风雨变化,抒发了对人生无常和世事多艰的感慨。

首句“东风何谑敖,白日不能柔”,以拟人化的手法,将东风比作顽皮的孩子,它肆意地吹拂,连明亮的太阳也无法使其温柔。接着,“阳乌失驻足,庵忽欲西流”两句,进一步描绘了风力之大,连太阳都仿佛失去了方向,似乎要被风吹向西方。这里运用了“阳乌”这一古代神话中的太阳象征,增加了诗歌的浪漫色彩。

“迥车莫可挂,应使六龙羞”两句,将车与六龙(传说中驾驭太阳的神兽)进行对比,强调了风力之强,连驾驭太阳的神兽都感到羞愧。接下来,“龙羞引蛟泣,浩荡一江忧”则通过蛟龙的哭泣,进一步渲染了风浪的壮阔与悲凉,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忧虑与不安。

“泪涌洪波出,涕涟白沤浮”两句,形象地描绘了风浪中水面上泡沫翻滚,如同泪水与涕泗汇成洪流,既表现了自然界的壮观景象,也暗喻了诗人情感的激荡与复杂。

最后,“倦客敢言事,同兴万古愁”表达了诗人作为疲惫的旅人,面对世事的艰难与无常,不禁生发出对永恒愁绪的共鸣。这不仅是对个人命运的感慨,也是对人类共同命运的深沉思考。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自然描写,巧妙地融入了诗人的情感与哲思,展现了明代文人对于自然现象和社会人生的独特洞察与深刻理解。

收录诗词(1872)

郭之奇(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号正夫、玉溪。为南明大臣,历任南明文渊阁大学士加太子太保(相当宰相)兼吏部尚书、兵部尚书,率军转战闽粤滇黔抗清,于顺治十八年(1661年)在广西桂林为清将韦永福所俘,翌年殉国。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追谥忠节

  • 字:仲常
  • 号:菽子
  • 籍贯:广东揭阳县榕城东门(今广东揭阳市榕城区)
  • 生卒年:1607年-1662年

相关古诗词

铜陵阻风二首(其二)

晓风自东发,吹折扶桑樛。

六龙未及载,一叶飘中流。

横江不可受,洪澜为之勾。

赫光淩万顷,淜湃激扁舟。

我欲裹粮上,苦为江伯留。

此物夸然大,匏落无所收。

海若御风至,闻言笑不休。

连呼巨鳌出,戴往天池浮。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望积雪漫怀二首(其一)

昨夜东风嚇,江花浮皓魄。

晨越披衣眺,回飙荡扫辟。

周道不可见,独馀寒山积。

幽涧冽孤清,碧峰澹虚莫。

艳质远尘纷,冰心聊自惜。

岂不向朱门,庭多车马迹。

泥泞滓素贞,驱除难假借。

所以守深藏,独往辞炎赫。

终当随阳春,飞洒玉阶白。

一点下殿衣,明王欣瑞泽。

形式: 古风 押[陌]韵

望积雪漫怀二首(其二)

春山积素姿,飘渺云峰凸。

近攀末繇阶,远望何清冽。

本同雨露需,若与烟霞结。

高处相六寰,凛为不可涅。

回观阛阓中,累累咸销灭。

当其亲华筵,歌舞竞相悦。

无奈炎烟飞,中道成弃诀。

惟兹所托宜,赖以全孤洁。

有似素心人,无取虚名窃。

蝉蜕尘世表,澹荡独关闭。

形式: 古风 押[屑]韵

姚永言自维扬至过访

思远环千愫,陡晤复茫然。

离情缅初聚,历乱向春先。

年来馀兹刻,此会良艰缘。

厌作寒温讯,同时肝胆前。

缕覼仍增黯,心难遽口宣。

为期竟日绪,檐雨促君旋。

形式: 古风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