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终须西塞老渔村,抵用南昌隐市门。
时序略如飞鸟过,世终何啻聚蚊喧。
竹其安否六太息,梅自癯然三可尊。
贫味却愁儿辈觉,未妨壁立病文园。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词人对于时光流逝、世事无常的感慨,以及对自然景物的深情寄托。诗中“终须西塞老渔村,抵用南昌隐市门”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归隐田园生活的向往,这种生活方式在古代文人中颇为流行,是一种对世俗纷争的逃避和超脱。
“时序略如飞鸟过,世终何啻聚蚊喧”两句,则是诗人对于时间流逝的无奈和对世事变迁的感慨。这里的“时序”指的是时间的流转,“飞鸟过”形象地表达了时间易逝,难以捕捉,而“聚蚊喧”则是世间纷争与喧嚣的写照。
接着,“竹其安否六太息,梅自癯然三可尊”两句中,诗人通过对竹和梅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于自然界中这些静谧之物的赞美。这里的“六太息”和“三可尊”,可能是指某种特定的竹品或梅品,或许是比喻,表示诗人对这两种植物的深刻感受。
最后,“贫味却愁儿辈觉,未妨壁立病文园”两句则表达了诗人的生活境遇和内心情感。这里的“贫味”,可能指的是淡泊明志或是清贫的生活,而“儿辈觉”则可能是对后代子孙的关切。“未妨壁立病文园”则是诗人虽然身处困顿,却仍旧坚守自己的文学理想,不曾有所改变。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自然景物和个人情感的描绘,展现了词人对于世事无常、生命易逝以及个人的淡泊明志等主题的深刻思考。
不详
词人。绍定五年(1232)进士,授淮东安抚司□官。淳□中,以工部郎官充任赵葵淮南幕中参议官。后调知南康军。后因触犯湖广总领贾似道,被移治邵武军。后知袁州,因得罪权贵丁大全,被弹劾罢官。后复被起用知抚州,又因与贾似道的旧嫌而取消任命
长松落落雪霜姿,欲往从之我所思。
剥啄始知摩诘病,推敲谁话贾僧诗。
可羞吾事蚊䖟等,坐失先生鸡黍期。
细雨断云秋晚路,此情犹有菊花知。
桃花红雨柳花绵,风物愁予重惘然。
满目江山分楚越,旧游池馆锁尘烟。
朝云漠漠今安在,夜月荒荒空自圆。
只有雪衣孤鹤在,竹间曾共耸吟肩。
左手持螯欠酒杯,枉烹郭索亦冤哉。
老饕借尔为诗地,多病凭谁作睡媒。
归钓兴随春浩荡,独醒人与月徘徊。
渊明未必穷于我,薄有公田办秫材。
二月寒如此,杨花不受春。
路生寻店早,家近梦归频。
白鸟无尘事,青山自故人。
几时茅屋下,卜与尔为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