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叶梦得游西余山

秋霖喜新霁,裹饭山中游。

遥指大夫桥,閒泛野人舟。

追随得胜客,雅趣同沧洲。

山路已清绝,颢气况蓐收。

乱石蹲狠羊,苍官耸髯虬。

古寺亦何有,森森潇洒侯。

忘怀一笑粲,更以大白浮。

翰林廊庙姿,席珍韫天球。

如何问三径,更复寻一丘。

升高涩投足,陟险眩回眸。

洞庭四万顷,旁占铛脚州。

中有东西山,千奴熟霜秋。

孤亭快写望,欲去更少休。

菟裘便可卜,何必依先畴。

徘徊共怀古,徂岁真如流。

封侯昔此地,顾余乃诸刘。

一朝失茅土,窘急须人周。

雍门曲池叹,事往将何求。

云木馀参错,烟岩自深幽。

人生行乐耳,慎勿曲如钩。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葛胜仲在秋雨初晴后,前往西余山游玩的情景。诗中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历史人物的感慨。

首句“秋霖喜新霁”表达了诗人对雨后的清新空气和明媚阳光的喜悦之情。接着,“裹饭山中游”则展现了他悠然自得的出游状态。诗人沿途所见,如“大夫桥”、“野人舟”、“胜客”、“沧洲”等,都充满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之美。

“山路已清绝,颢气况蓐收”描绘了山路的清静与天空的高远,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接下来的“乱石”、“苍官”、“森森”等词,则通过生动的意象,展现了山林的壮丽与生机。

“古寺亦何有,森森潇洒侯”则转而描写古寺的静谧与主人的洒脱,体现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随后的“忘怀一笑粲,更以大白浮”表现了诗人与友人的欢聚畅饮,以及对美好时光的珍惜。

“翰林廊庙姿,席珍韫天球”是对友人的赞誉,比喻其才华横溢,犹如朝廷重臣。然而,诗人随即引出对友人是否应隐退归田的思考,“如何问三径,更复寻一丘”,表达了对友人未来选择的关切。

“升高涩投足,陟险眩回眸”描绘了登山的艰难与险峻,同时也暗示了人生的起伏与挑战。接下来的“洞庭四万顷,旁占铛脚州”则以广阔的湖面和周围的州县,象征着广阔的世界和无限的可能性。

“中有东西山,千奴熟霜秋”进一步描绘了山中的景色,以及秋天的成熟与丰收。最后,“孤亭快写望,欲去更少休”表达了诗人对眼前美景的喜爱与不舍。

“菟裘便可卜,何必依先畴”则是诗人对友人归隐生活的建议,希望他能在自己喜欢的地方安度晚年。结尾“徘徊共怀古,徂岁真如流”表达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以及对过往历史人物的怀念。

整首诗不仅描绘了美丽的自然风光,也蕴含了对友情、人生选择、历史与时间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和高超的艺术造诣。

收录诗词(723)

葛胜仲(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绍圣四年(1097)进士。元符三年(1100),中宏词科。累迁国子司业,官至文华阁待制。卒谥文康。宣和间曾抵制征索花鸟玩物的弊政,气节甚伟,著名于时。与叶梦得友密,词风亦相近。有《丹阳词》

  • 字:鲁卿
  • 籍贯:丹阳(今属江苏)
  • 生卒年:1072~1144

相关古诗词

柏悦堂宴集晚移望岳亭德升有诗复次韵

阴森美章园,爽垲背尘陌。

纷纷辟疆家,胜处此其伯。

登危览幽奇,宽敞荡喧窄。

层层绿阴暗,中有孤花拆。

三品玩伏虎,两部当鸣蝈。

主人延客眼,清映壶觞碧。

茂宰工拨烦,恢恢奏刀騞。

议郎兼语掾,阖府畏局蹐。

仇梅诸钜公,燕笑欢一席。

蹇予但空餐,营职无半策。

文墨彊抽身,林池同息迹。

金火争伏见,执热如焚炙。

颇愿百斛船,浮浮两头拍。

岳云插晴空,移尊及未夕。

清飙起四座,肃肃生羽翮。

人生不谋欢,带眼计月瘠。

谁能较荣槁,琐尾论干泽。

相从饮文字,一笑百忧释。

歌呼到尔汝,坐待霜月白。

归轩踏清影,光谢纱笼赫。

形式: 古风 押[陌]韵

幽居夙兴

宴安毒于鸩,嗜睡真成蛇。

揽衣待明发,是味岂不佳。

天宇自澄穆,群嚣肃无哗。

喔咿鸡一鸣,众星犹撒沙。

皂荚颒头目,杨枝清齿牙。

炉中结愿香,净几对名花。

澄怀睹道秘,浮念无由邪。

欠伸起三昧,云锦升朝霞。

形式: 古风

蒙莫伯镕饷酒携即菁村元举山庄赏菊坐客皆称叹以诗二首谢(其一)

野饮政自乐,何庸拘束交。

穷居阙醇旨,逼此岁欲凋。

冷仙歘照坐,开尝惊韵高。

秋空映黄菊,气澄扫微霄。

携之寿佳客,岂讳十里劳。

供酿者谁子,颇疑人姓焦。

三杯反淳朴,一盏破郁陶。

酒材兼谱至,我醉吟今朝。

形式: 古风

蒙莫伯镕饷酒携即菁村元举山庄赏菊坐客皆称叹以诗二首谢(其二)

迷涂不自觉,坐见六秩交。

霜发凛无几,况此日夜凋。

所寄在酒盏,倾银不辞高。

浇我磊块胸,那复气干霄。

手开赤泥封,不办呼孟劳。

乍纾愁肠回,亦沃渴肺焦。

君甚似江州,愧我非姓陶。

为僚且亲串,酌我非一朝。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