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华

去国频更岁,为官不救饥。

春生残雪外,酒尽落梅时。

白日山川映,青天草木宜。

年华不负客,一一入吾诗。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翻译

频繁离开故乡度过一年又一年,做官却无法解决饥饿问题。
春天在残雪消融之外悄然来临,饮酒直到梅花凋零的时节。
白天山川倒映着阳光,晴朗天空下草木显得生机勃勃。
美好的时光不会辜负旅人,都一一化入我的诗篇中。

注释

去国:离开故乡。
频更岁:频繁更换年份。
为官:做官。
救饥:解决饥饿。
春生:春天来临。
残雪:残留的积雪。
酒尽:喝完酒。
落梅:梅花凋落。
白日:白天。
山川映:山川倒映。
青天:晴朗天空。
草木宜:草木适宜生长。
年华:时光。
负客:辜负旅人。
一一:一一对应。
入吾诗:融入我的诗篇。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与义所作的《年华》,表达了诗人离国他乡,任职期间目睹民生疾苦,感叹时光流逝和个人境遇的感慨。首联"去国频更岁,为官不救饥"揭示了诗人的漂泊和无力改变现实的无奈,他意识到自己无法通过为官来解决百姓的饥饿问题。接下来的"春生残雪外,酒尽落梅时"描绘了春天来临但严寒未消,酒意消散之际又逢梅花凋零的景象,寓示着生活的艰难和时光的无情。

"白日山川映,青天草木宜"转而写景,借自然景色表达对岁月流转的感慨,山川依旧,草木繁茂,然而人事已非。最后两句"年华不负客,一一入吾诗"则是诗人自我宽慰,虽然生活困顿,但至少能将这些经历化作诗篇,寄托情感,体现了诗人的坚韧和对文学创作的执着。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语言朴素,通过个人经历和自然景色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人生际遇的独特感悟和对诗歌艺术的坚守。

收录诗词(657)

陈与义(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其先祖居京兆,自曾祖陈希亮迁居洛阳,故为宋代河南洛阳人(现在属河南)。他生于宋哲宗元祐五年(1090年),卒于南宋宋高宗绍兴八年(1138年)。北宋末,南宋初年的杰出诗人,同时也工于填词。其词存于今者虽仅十余首,却别具风格,尤近于苏东坡,语意超绝,笔力横空,疏朗明快,自然浑成,著有《简斋集》

  • 字:去非
  • 号:简斋
  • 生卒年:1090-1138

相关古诗词

次韵尹潜感怀

胡儿又看绕淮春,叹息犹为国有人。

可使翠华周宇县,谁持白羽静风尘。

五年天地无穷事,万里江湖见在身。

共说金陵龙虎气,放臣迷路感烟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次韵乐文卿北园

故园归计堕虚空,啼鸟惊心处处同。

四壁一身长客梦,百忧双鬓更春风。

梅花不是人间白,日色争如酒面红。

且复高吟置馀事,此生能费几诗筒。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次韵光化宋唐年主簿见寄二首(其二)

高人主簿固非宜,天马何妨略受鞿。

会有梅花堪寄远,可因莼菜便怀归。

相如未免家徒壁,季子行看嫂下机。

且复哦诗置此事,江山相助莫相违。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次韵光化宋唐年主簿见寄二首(其一)

茂林当日映群贤,也唤畸人到席间。

弃我便惊车辙远,怀君端合鬓毛班。

梦中犹得攀珠树,别后能忘倒玉山。

遥想诗成记来日,笔端风雨发天悭。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