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周德涵

便作天涯别,重逢未可期。

快闻经世论,兼读过庭诗。

骐骥宜千里,鹪鹩且一枝。

野人头已白,不复问当时。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末年至清代初期诗人陈恭尹所作的《送周德涵》。诗中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厚情感以及对其未来前程的美好祝愿。

首联“便作天涯别,重逢未可期”,开篇即道出离别的伤感与未来的不确定性,预示着此次分别可能意味着长久的别离,重逢的希望变得渺茫。

颔联“快闻经世论,兼读过庭诗”,转而表达对友人智慧与学识的赞赏。希望友人在旅途中能听到治国平天下的大道理,同时也能阅读到家传的诗书,增长见识,提升自我。

颈联“骐骥宜千里,鹪鹩且一枝”,以骏马和小鸟为喻,寓意人生道路虽长,但每个人应根据自己的条件选择适合自己的道路。骏马适合驰骋千里,小鸟则应安于一枝之栖,各得其所。

尾联“野人头已白,不复问当时”,诗人自比为年老的隐士,感叹时光易逝,岁月催人老,不再追忆往昔之事。既是对友人的勉励,也是对自己人生的感慨。

整体而言,这首诗情感真挚,寓意深远,既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情厚谊,也蕴含了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1900)

陈恭尹(明末清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初号半峰,晚号独漉子,又号罗浮布衣,汉族。著名抗清志士陈邦彦之子。清初诗人,与屈大均、梁佩兰同称岭南三大家。又工书法,时称清初广东第一隶书高手。有《独漉堂全集》,诗文各15卷,词1卷

  • 字:元孝
  • 籍贯:广东顺德县(今佛山顺德区)龙山乡
  • 生卒年:1631 ~1700

相关古诗词

赠别黄忍庵太史四首(其一)

百年无作者,之子擅奇才。

岂谓黔中使,翻从岭上回。

衡文时望重,握手老怀开。

更喜居停近,深宵亦往来。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赠别黄忍庵太史四首(其二)

东郭淹游迹,南园接古祠。

乘车为客日,闭户著书时。

怯醉开椰酒,从酸剥荔支。

海隅多异物,嵇陆未能诗。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赠别黄忍庵太史四首(其三)

学到难穷地,文能不愧名。

虽为今太史,犹似老诸生。

江海心常下,山林迹未并。

一时称盛事,千里聚同声。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赠别黄忍庵太史四首(其四)

暂为乡井别,十日惜分携。

观化俄生柳,看书亦杖藜。

心知龙节返,路出海云西。

会买扁舟送,渔家水满堤。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齐]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