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十七日以檄出行赈贷旬日而复反自州门至老竹自老竹至鹅口复回老竹由乾溪上入浦口汎舟以归得诗十首(其九)

晚日微风坠镜平,中流直下縠纹生。

烟云点缀多新态,鸥鸟逢迎殆宿盟。

聚落近于边境接,村墟亦有戍楼横。

虽然王化初无外,接畛农桑畔不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翻译

夕阳微风轻拂水面如镜,江流直下泛起涟漪波纹。
云雾与鸥鸟增添了许多新景象,它们似乎在迎接旧日的约定。
村落紧邻边界相连,村庄小屋间也可见到戍楼矗立。
尽管王权的教化尚未普及,但农耕生活和谐,邻里之间并无争斗。

注释

微风:轻轻的风。
坠:落下,指夕阳西下。
縠纹:形容水面上的细小波纹。
点缀:装饰,增添。
殆:几乎,差不多。
戍楼:军事防御工事,用于驻守的楼阁。
王化:帝王的教化,指政治治理。
接畛:田界相连,形容相邻的土地。
农桑:农业和蚕桑,古代主要的生产活动。
畔:旁边,附近。
不争:没有争执,和睦相处。

鉴赏

这首诗描绘的是诗人赵蕃在三月十七日出行赈济灾民后返回的情景。首句"晚日微风坠镜平",形象地写出夕阳西下,微风轻拂,水面如同镜子般平静,营造出宁静的傍晚氛围。"中流直下縠纹生"进一步描绘水流在平静的湖面泛起的涟漪,犹如细縠纵横,富有动态美。

"烟云点缀多新态",诗人用烟云的点缀来增添自然景色的新鲜感,暗示旅途中的变化和美景。"鸥鸟逢迎殆宿盟"则借鸥鸟似乎在迎接诗人归来,表达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情感,仿佛鸥鸟与诗人有着长久的默契。

"聚落近于边境接,村墟亦有戍楼横"描绘了沿途村庄临近边疆的景象,戍楼矗立,显示出社会秩序和军事防御的存在。"虽然王化初无外",诗人赞美国家的教化深入民间,即使在偏远之地也无遗漏。

最后一句"接畛农桑畔不争","畛"指田界,"农桑"象征着农耕生活,表达出人们在和平的环境中专心务农,邻里之间没有争斗,展现出一幅和谐的田园画卷。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出行赈贷的所见所感,展现了乡村生活的宁静与祥和,以及国家治理的成效。

收录诗词(3728)

赵蕃(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理宗绍定二年,以直秘阁致仕,不久卒。諡文节。

  • 字:昌父
  • 号:章泉
  • 籍贯:郑州
  • 生卒年:1143年~1229年

相关古诗词

三月十七日以檄出行赈贷旬日而复反自州门至老竹自老竹至鹅口复回老竹由乾溪上入浦口汎舟以归得诗十首(其八)

浦口江头艇子呼,有怀逸兴恐成孤。

非斗邮传憎尘土,自爱江山入画图。

峰势宛如神峻拔,瀑痕浑似笔浓枯。

顾怜文力孱非敌,剩欲追摹忽已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

三月十七日以檄出行赈贷旬日而复反自州门至老竹自老竹至鹅口复回老竹由乾溪上入浦口汎舟以归得诗十首(其七)

春今回首便天涯,留得芳英在物华。

野色似云閒放犊,树阴如幄暗巢鸦。

金钱满地空心草,紫绮漫郊苦菜花。

试考方言助多识,欲传名字入诗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三月十七日以檄出行赈贷旬日而复反自州门至老竹自老竹至鹅口复回老竹由乾溪上入浦口汎舟以归得诗十首(其六)

乾溪溪侧弹子洞,薄暮过之聊且休。

志欲山林成独往,愧无名姓继三游。

奇奇怪怪乏画手,凿凿磷磷宜枕流。

岩岫水泉真两得,未容石井独吾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三月十七日以檄出行赈贷旬日而复反自州门至老竹自老竹至鹅口复回老竹由乾溪上入浦口汎舟以归得诗十首(其五)

既雨得晴晴亦佳,笋舆终日度咿哑。

蒙笼篁竹四三里,髣髴茅茨三五家。

邻舍相闻亦鸡犬,田畴随事有桑麻。

居夷何陋惭君子,不尔辞官学种畬。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