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浴日亭因出小浪望海

为郎傍星纪,江湖常久居。

倏忽过南海,扁舟挂扶胥。

隐隐岸门青,杳杳天池虚。

培肸澹凌历,气脉流纡徐。

潮回小洲渚,龙鳞勒沟渠。

于中藏小舟,其外悬日车。

云影苍梧来,咸池相卷舒。

孟冬犹星河,淡月沾人裾。

阴阳荡挥霍,精色隐踟蹰。

濯足章丘余,沐发扶桑初。

清辉临洧盘,若木鲜芙蕖。

西顾连崦嵫,东眺极扶余。

小浪亦莞尔,大波始愁予。

岙舶自吞吐,楼橹成烟墟。

飞金出荧火,明珠落鲸鱼。

吾生非贾胡,万里握灵糈。

晻霭罗浮外,传闻仙所庐。

玉树如冬青,瑶枝若栟榈。

阳鸟不日浴,昼夜更扶舆。

丹穴亦不炎,好风常相嘘。

白水月之津,一饮饥渴除。

徐闻汝仙尉,去此将焉如。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文学家汤显祖创作的《宿浴日亭因出小浪望海》,描绘了诗人沐浴后在日亭远望大海的景象。诗中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大海的壮丽与神秘,以及诗人对仙踪的向往。

"为郎傍星纪,江湖常久居",诗人以星辰为伴,长期生活在江湖之间,暗示了他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倏忽过南海,扁舟挂扶胥",诗人乘舟穿越南海,扁舟挂帆,形象生动地描绘了航行的场景。

"隐隐岸门青,杳杳天池虚",描绘了海岸线的青翠和天空的辽阔,给人以宁静深远的感觉。"培肸澹凌历,气脉流纡徐",运用比喻,形容海水的波动和气息的流动。

"潮回小洲渚,龙鳞勒沟渠",写出了潮汐变化中的细节,如龙鳞般排列的沟渠。"云影苍梧来,咸池相卷舒",云彩与咸池(日落之处)的互动,增添了神秘色彩。

"孟冬犹星河,淡月沾人裾",描绘了冬夜星空和月光洒落的景象。"阴阳荡挥霍,精色隐踟蹰",表达了自然之力的宏大与变幻。

"濯足章丘余,沐发扶桑初",诗人以神话传说中的地点象征洗涤心灵。"清辉临洧盘,若木鲜芙蕖",进一步渲染了月光下的美景。

最后,诗人遥望东西,感慨大海的壮阔与个人的渺小,表达出对仙人居住之地的向往。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充满了对自然和超凡的敬畏与追求。

收录诗词(154)

汤显祖(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若士、。汉族,江西临川人。公元1583年(万历十一年)中进士,任太常寺博士、礼部主事,因弹劾申时行,降为徐闻典史,后调任浙江遂昌知县,又因不附权贵而免官,未再出仕。曾从罗汝芳读书,又受李贽思想的影响。在戏曲创作方面,反对拟古和拘泥于格律。作有传奇《牡丹亭》、《邯郸记》、《南柯记》、《紫钗记》,合称《玉茗堂四梦》,以《牡丹亭》最著名。在戏曲史上,和关汉卿、王实甫齐名,在中国乃至世界文学史上都有着重要的地位

  • 字:义仍
  • 号:海若
  • 籍贯:清远道
  • 生卒年:1550—1616

相关古诗词

达奚司空立南海王庙门外

司空暹罗人,面手黑如漆。

华风一来觐,登观稍游逸。

戏向扶胥口,树两波罗蜜。

欲表身后奇,愿此得成实。

树毕顾归舟,冥然忽相失。

虎门亦不远,决撇去何疾。

身家隔胡汉,孤生长此毕。

犹复盼舟影,左手翳西日。

嗔匈带中裂,㗅咙气喷溢。

立死不肯僵,目如望家室。

塑手一何似,光景时时出。

墟人递香火,阴风吹崒峍。

上有南海王,长此波臣秩。

幽情自相附,游魂知几驲。

至今波罗树,依依两蒙密。

波声林影外,檐廊暝萧瑟。

形式: 古风

丽水风雨下船棘口有怀

石城双水门,落日远江介。

春潮风雨飞,暮寒洲渚带。

流云苍翠里,绪风箫鼓外。

分披悟曾历,合沓迷新届。

宿雾缅余丘,生洲隐遥派。

地脉有亏成,物色故明昧。

曲折神易伤,幽清境难会。

江花莞流放,岸草凄行迈。

不见林中人,自抚孤琴对。

形式: 古风

答姜仲文

白日不可常,孤云亦何媚。

萋芳淡游子,流泊世所弃。

事去息交久,书来喜君至。

爱日生寒姿,停云起高翅。

经营二三月,飒遝岂遑避。

惊看就长揖,道故如失志。

相闻善为乐,相见乃憔悴。

为文宁自伤,情多或为累。

感君珍重意,承眶不能泪。

在沼鱼何乐,先秋叶难翠。

长歌聊复声,短袖时一戏。

今日眼中人,何年心上事。

形式: 古风 押[寘]韵

遥和诸郎夜过桃叶渡

诸公纷纷去何所,隔岸荧荧高烛举。

若非去挟秦家姝,定是将偷邛市女。

一从西蜀老王孙,千骑东方总不论。

也乏使君呼共载,也无游女解宵奔。

无缘此属翩连去,飘飘晔晔知何处。

翠纳香奁夜著人,绛蜡清笙几回曙。

当时我亦俊人群,情如秋水气如云。

有酒谁家惜酣畅,饶花是处怯离分。

如今两鬓笼纱帽,轻烟澹粉何曾到。

眼看诸公淹夜游,心知此事从谁道。

衙斋独宿清汉斜,灯影笼窗半落花。

拚不风流长睡去,却持残梦到他家。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