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水风雨下船棘口有怀

石城双水门,落日远江介。

春潮风雨飞,暮寒洲渚带。

流云苍翠里,绪风箫鼓外。

分披悟曾历,合沓迷新届。

宿雾缅余丘,生洲隐遥派。

地脉有亏成,物色故明昧。

曲折神易伤,幽清境难会。

江花莞流放,岸草凄行迈。

不见林中人,自抚孤琴对。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乘船在丽水风雨中抵达棘口时的所见所感。首句"石城双水门,落日远江介",以石城和双水门为背景,夕阳映照在远处的江面上,营造出一种苍茫而宁静的氛围。接下来的"春潮风雨飞,暮寒洲渚带",通过春潮风雨的动态与洲渚的静谧对比,展现出风雨交加中的自然景象。

"流云苍翠里,绪风箫鼓外",诗人将视线转向天空,流云与微风交织,仿佛能听到远处的箫鼓声,暗示着内心的思绪飘渺。"分披悟曾历,合沓迷新届",诗人回顾过往,又期待新的际遇,流露出淡淡的感慨。

"宿雾缅余丘,生洲隐遥派",雾气笼罩着山丘,远方的河流分支若隐若现,进一步渲染了迷茫与辽阔。"地脉有亏成,物色故明昧",诗人感叹大地的脉络虽有缺失,但景色依然鲜明,暗含人生哲理。

"曲折神易伤,幽清境难会",诗人感受到自然的幽深与心境的孤独,表达出对人世沧桑的感慨。"江花莞流放,岸草凄行迈",江上的花朵随波逐流,岸边的草木显得凄凉,寓言人生的无常。

最后,"不见林中人,自抚孤琴对",诗人独自面对孤寂的环境,只能弹奏琴弦,寄托情感,表达了深深的孤独和怀旧之情。整首诗语言优美,情感深沉,展现了汤显祖细腻的情感世界和对自然的深刻理解。

收录诗词(154)

汤显祖(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若士、。汉族,江西临川人。公元1583年(万历十一年)中进士,任太常寺博士、礼部主事,因弹劾申时行,降为徐闻典史,后调任浙江遂昌知县,又因不附权贵而免官,未再出仕。曾从罗汝芳读书,又受李贽思想的影响。在戏曲创作方面,反对拟古和拘泥于格律。作有传奇《牡丹亭》、《邯郸记》、《南柯记》、《紫钗记》,合称《玉茗堂四梦》,以《牡丹亭》最著名。在戏曲史上,和关汉卿、王实甫齐名,在中国乃至世界文学史上都有着重要的地位

  • 字:义仍
  • 号:海若
  • 籍贯:清远道
  • 生卒年:1550—1616

相关古诗词

答姜仲文

白日不可常,孤云亦何媚。

萋芳淡游子,流泊世所弃。

事去息交久,书来喜君至。

爱日生寒姿,停云起高翅。

经营二三月,飒遝岂遑避。

惊看就长揖,道故如失志。

相闻善为乐,相见乃憔悴。

为文宁自伤,情多或为累。

感君珍重意,承眶不能泪。

在沼鱼何乐,先秋叶难翠。

长歌聊复声,短袖时一戏。

今日眼中人,何年心上事。

形式: 古风 押[寘]韵

遥和诸郎夜过桃叶渡

诸公纷纷去何所,隔岸荧荧高烛举。

若非去挟秦家姝,定是将偷邛市女。

一从西蜀老王孙,千骑东方总不论。

也乏使君呼共载,也无游女解宵奔。

无缘此属翩连去,飘飘晔晔知何处。

翠纳香奁夜著人,绛蜡清笙几回曙。

当时我亦俊人群,情如秋水气如云。

有酒谁家惜酣畅,饶花是处怯离分。

如今两鬓笼纱帽,轻烟澹粉何曾到。

眼看诸公淹夜游,心知此事从谁道。

衙斋独宿清汉斜,灯影笼窗半落花。

拚不风流长睡去,却持残梦到他家。

形式: 古风

送前宜春理徐茂吴

西湖徐君美如此,眇眇东来渡江水。

微飙木叶江波生,皓露芙蓉秋色死。

秋色连山客早悲,倍忆离鸿江月时。

旧郡钤阳醉烟柳,动道宜春春不宜。

豫章城西江水满,片雨疏花石兰馆。

献赋谁知锦组文,题书直道珠盈碗。

一别苍洲间白云,金台暑路忽逢君。

祗合飞冤填北海,那堪解愠出南薰。

芳皋幂辞青敔,及子风流度江左。

孤亭水树别留人,别道烟霞须着我。

我边知我若逢君,卿处相卿自有人。

无事南湖催送桨,扁舟小妇好随身。

莫嫌小妇恒随从,茗碗香垆朝夕供。

风雨离骚秋暮行,荃兰墨妙连舟重。

去去西湖箫鼓陈,香丝艳粉逐年新。

不惜风流频取醉,君来看见六朝人。

形式: 古风

夜听邓孺孝说山水

终日他乡作游子,到处不曾离屋底。

邓生尔时何许来,罢酒弹灯说山水。

君家最近三茅君,我家贯看垆峰云。

山水眼前人不住,遥山远水复何云。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