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溪沙(其七)亲旧蕲口相访

六客西来共一舟。吴儿踏浪剪轻鸥。

水光山色翠相浮。

我欲吹箫明月下,略须停棹晚风头。

从前五度到蕲州。

形式: 词牌: 浣溪沙

鉴赏

这首词是宋代诗人张孝祥的《浣溪沙·其七·亲旧蕲口相访》,展现了诗人与朋友在江上相聚、共度美好时光的情景。

"六客西来共一舟",开篇便描绘了一幅多位文人墨客共同乘坐一艘船只的温馨画面,既表现出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也反映了当时文化人的交游之乐。

接着,“吴儿踏浪剪轻鸥”中,“吴儿”指的是江南地区的孩子,而“踏浪剪轻鸥”则形象地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水乡生活图景,展示了诗人对于自然美景的细腻感受。

"水光山色翠相浮"一句,将水与山的颜色融为一体,展现出一种和谐统一之美,这里的“翠”字,更添了一份生机勃勃的意境。

“我欲吹箫明月下”,诗人表达了自己想要在明月之下吹奏箫管的愿望,这不仅是对音乐的热爱,也寄寓着一种超脱尘世、与自然对话的情怀。

“略须停棹晚风头”中,“停棹”即暂时停止划船,诗人在这里流露出了一种享受生活、珍惜美好瞬间的心情,而“晚风头”则增加了画面的一份清新和宁静感。

最后,“从前五度到蕲州”一句,蕲州即是现在的湖北省襄阳市,这里诗人提及往昔来此地的经历,不仅是对过往美好的回忆,也暗示了对这片土地的深厚情感。

总体而言,张孝祥通过这首词展现了自己对于友情、自然美景以及音乐生活的热爱和享受,同时也流露出了一种超脱世俗纷争、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诗意境界。

收录诗词(639)

张孝祥(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生于明州鄞县。宋朝词人。著有《于湖集》40卷、《于湖词》1卷。其才思敏捷,词豪放爽朗,风格与苏轼相近,孝祥“尝慕东坡,每作为诗文,必问门人曰:‘比东坡如何?’”

  • 字:安国
  • 号:于湖居士
  • 籍贯:简州(今属四川)
  • 生卒年:1132年-1169年

相关古诗词

浣溪沙(其二十六)

日暖帘帏春昼长。纤纤玉指动抨床。

低头佯不顾檀郎。

豆蔻枝头双蛱蝶,芙蓉花下两鸳鸯。

壁间闻得唾茸香。

形式: 词牌: 浣溪沙

浣溪沙(其十二)次韵戏马梦山与妓作别

罗袜生尘洛浦东。美人春梦琐窗空。

眉山蹙恨几千重。

海上蟠桃留结子,渥洼天马去追风。

不须多怨主人公。

形式: 词牌: 浣溪沙

浣溪沙(其二十四)

霜日明霄水蘸空。鸣鞘声里绣旗红。淡烟衰草有无中。

万里中原烽火北,一尊浊酒戍楼东。酒阑挥泪向悲风。

形式: 词牌: 浣溪沙

浣溪沙(其六)饯郑宪

宝蜡烧春夜影红。梅花枝傍锦薰笼。

曲琼低卷瑞香风。

万里江山供燕几,一时宾主看谈锋。

问君归计莫匆匆。

形式: 词牌: 浣溪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