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言田学士况书言上庠祭酒厅北轩予所种竹滋茂

昔承上庠乏,莳竹北堂轩。

饬吏勤浸灌,冉冉荣孤根。

日晏到官下,对赏忘尘喧。

海月影宵戺,天风籁晨颠。

去年主人斥,负谤为淮藩。

后来异好尚,欲诿不敢宣。

何幸觏时哲,乃加封殖恩。

千里走书驿,语竹遥相存。

不才好冷局,异日期归旋。

千万屏剪伐,勿令孤愿言。

形式: 古风

翻译

昔日我曾受教育匮乏,北堂种竹显清雅。
督促官吏勤于灌溉,渐渐地竹子生根发芽。
傍晚来到官署前,欣赏美景忘却尘世喧嚣。
夜晚海月映照屋檐,清晨天风吹过竹梢。
去年主人被贬斥,遭受诽谤去往淮藩。
后来喜好改变,想表白又不敢明言。
有幸遇到贤明时代,对我竹子施以恩惠。
千里迢迢书信传,告知竹子我心念。
我喜静,期待回归,愿竹子安然无恙。
千万莫要随意砍伐,让我孤独的心愿得以留存。

注释

庠:古代的学校。
莳:种植。
饬:整顿, 督促。
浸灌:灌溉。
冉冉:慢慢地。
戺:屋檐。
斥:贬斥。
淮藩:淮河流域的地方势力。
好尚:喜好风尚。
封殖:封赏和培育。
书驿:驿站传递书信。
期:期望。
归旋:回归。

鉴赏

此诗描绘了诗人对于昔日在学宫中种植的竹子,现今已成荫庐的情景。诗中的“上庠”、“北堂轩”指的是古代学宫的建筑结构,而“莳竹”则是诗人亲手栽培的竹子。诗人通过对竹子的描述,表达了自己对于往昔岁月的追忆和怀念。

“饬吏勤浸灌”一句,展示了当时负责管理学宫的人员,对这些竹子进行细心照料的情形。“冉冉荣孤根”则是竹子长势茁壮,根基坚固的写照。诗人在“日晏到官下,对赏忘尘喧”中表达了自己在夕阳时分来到学宫,与同窗共赏竹景、消忘尘嚣的意境。

接下来,“海月影宵戺,天风籁晨颠”两句,描绘了一种超然物外的意境。诗人通过对月光和清晨之风的描写,传达了自己超脱世俗、与自然合一的情怀。

“去年主人斥,负谤为淮藩。后来异好尚,欲诿不敢宣”两句中,“主人斥”可能是指诗人曾被上级斥责,而“负谤为淮藩”则表明诗人因此受到诽谤,被视作淮南某种势力的代表。后来情况有所变化,但诗人依旧保持着自己的喜好,不敢公之于世。

随后的“何幸觏时哲,乃加封殖恩”一句,显示了诗人在朝廷的宽容和赏识中获得了一定的恩惠和地位。而“千里走书驿,语竹遥相存”则是诗人通过书信与远方的友人交流,表达对彼此种植的竹子以及那段往事的共同记忆。

最后,“不才好冷局,异日期归旋。千万屏剪伐,勿令孤愿言”两句中,诗人表达了自己虽然缺乏才能,但依旧喜爱那种清冷的生活状态,并在某个特定的日子里回到了从前。而“千万屏剪伐,勿令孤愿言”则是对他人的嘱咐,不要让那些独自的愿望被别人所了解。

整体而言,此诗通过种竹和赏竹的情景,反映了诗人对于往昔生活的怀念,以及对于个人品味与情操的坚持。

收录诗词(1582)

宋祁(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后徙居开封雍丘(今河南杞县)。天圣二年进士,官翰林学士、史馆修撰。与欧阳修等合修《新唐书》,书成,进工部尚书,拜翰林学士承旨。卒谥景文,与兄宋庠并有文名,时称“二宋”。诗词语言工丽,因《玉楼春》词中有“红杏枝头春意闹”句,世称“红杏尚书”

  • 字:子京
  • 籍贯:安州安陆(今湖北安陆)
  • 生卒年:998~1061

相关古诗词

玉玫瑰

瑶楮镂空濛,冰纨捲重叠。

寒光欲冲斗,回秀难藏叶。

谁碎辟邪香,氤氲飞作蝶。

形式: 古风 押[叶]韵

龙图蔡学士镇高密

厌直坡銮引郡章,玉虬移刻对清厢。

留符恳避离宫籥,怀绶贪过白昼乡。

书阁迥巢双凤羽,诏泥残和五芝房。

追锋只恐归期迫,胥蟹腴鱼计早尝。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仲夏愆雨稚苗告悴辄按先帝诏书绘龙请雨兼祷霍山淮渎二祠戊寅蒇祀己卯获雨谨成喜雨诗呈官属

盛夏挟骄阳,于以搆炎熯。

歊尘坌天盖,烈御煽云汉。

稻颖茁然秀,涸流不胜灌。

田畯恤岁功,释耒共愁叹。

太守忝农使,闭阁重惭惋。

曾是谬政纲,曾是滥囚犴。

一食三失匕,冀亦思过半。

驰祝诉群望,愿以身塞谴。

先帝隐民癠,致和格灵变。

图龙著绘法,令甲布州县。

愚计不知出,奉行安敢慢。

外日筑层坛,丙夜封舒雁。

奉匜再三跪,信辞靡虚荐。

幸勿为龙羞,敢不报神眷。

翼日耿弗寐,徂野视宵奠。

幽血粲静蠲,执事便传赞。

薄诚蒙昭享,距跃私自忭。

回车未及税,云油默焉遍。

穷海遂涔涔,笼山兹漫漫。

旱麓众卉苏,焦原暍氛散。

寸苗蔚如揠,新波鳞欲涣。

何意一溉窘,有望千箱衍。

揆予乏嘉绩,圣诏仰成宪。

恤祀神罔恫,昏作人胥劝。

抒藻拙言词,窃用慰群掾。

形式: 古风

再到国子监感昔有怀

十载虞庠路,依然目所存。

高槐记经市,秋水识桥门。

迥阁珍图秘,长廊审像昏。

旧徒皆突弁,故友即尘根。

昔在衣成缁,今还禄有轩。

范云身寖老,何术谢君恩。

形式: 排律 押[元]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