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前韵酬陈判官

刺桐花发照人明,三看薰风舞绛英。

海近鱼肥随米贱,山高溪净照人清。

久闻射策先黄甲,何意栖鸾尚赤城。

顾我婆娑老林下,看君事业映簪缨。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翻译

刺桐花开得明亮照人,三次欣赏薰风吹动红花盛开。
靠近海边鱼儿肥美,随着米价低廉,高山溪流清澈映照出人的清雅。
长久以来听说你考试名列前茅,没想到你如今还居住在赤城这样的地方。
看着我在老树林中闲适,期待你的功业如繁花般映照出仕途的辉煌。

注释

刺桐花:一种开花植物,花朵鲜艳,象征着明亮和活力。
薰风:温暖的南风,这里指春天的微风。
射策:古代科举考试的一种形式,通过投射竹简来选拔人才。
黄甲:古代科举考试中第一名的代称。
栖鸾:比喻有才华的人,此处指友人。
赤城:地名,可能指的是友人居住的地方。
婆娑:形容树木或人姿态优美,此处指诗人自己。
簪缨:古代官员的服饰,这里象征着仕途和功业。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曹勋的作品,以刺桐花和夏日景象起兴,表达了对友人的赞赏与期待。"刺桐花发照人明"描绘了刺桐花开得繁盛,犹如明亮的光芒照亮人心,象征友人的才华出众。"三看薰风舞绛英"进一步描绘了微风吹动下,刺桐花如红英般翩翩起舞的场景。

接着,诗人通过"海近鱼肥随米贱,山高溪净照人清",暗示友人在仕途上如鱼得水,随着地位提升,生活也相应富足。同时,山水的清澈映照出友人的品性高洁。

"久闻射策先黄甲,何意栖鸾尚赤城"是对友人科举得意,有望早日登第的赞美,"射策"指应试,"黄甲"指进士及第,"栖鸾"寓指高飞的凤凰,"赤城"借指朝廷高位。

最后,诗人以自我谦逊的态度表达对友人未来的期许:"顾我婆娑老林下,看君事业映簪缨",意思是自己在林下老去,但愿能欣赏到友人显赫的事业,如同簪缨般熠熠生辉。

整体来看,这是一首赞美友人才华横溢、仕途顺畅的赠诗,充满了对友人的鼓励和祝福。

收录诗词(1494)

曹勋(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字世绩。宣和五年(1123),以荫补承信郎,特命赴进士廷试,赐甲科。靖康元年(1126),与宋徽宗一起被金兵押解北上,受徽宗半臂绢书,自燕山逃归。建炎元年(1127)秋,至南京(今河南商丘)向宋高宗上御衣书,请求召募敢死之士,由海路北上营救徽宗。当权者不听,被黜。绍兴十一年(1141),宋金和议成,充报谢副使出使金国,劝金人归还徽宗灵柩。十四年、二十九年又两次使金。孝宗朝拜太尉。著有《松隐文集》、《北狩见闻录》等。他的诗比较平庸,但有几首使金诗颇值得注意

  • 号:松隐
  • 籍贯:颍昌阳翟(今河南禹县)
  • 生卒年:1098—1174

相关古诗词

用前韵赠张正仲朝散二首(其二)

朅来仰止德之隅,颇欲徜徉遂所摅。

倚杖未忘千里恨,飞鸿为作一行书。

喜君燕寝凝香暇,念我哀涂税驾初。

湖海不除豪举想,尚容访古问槐锄。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用前韵赠张正仲朝散二首(其一)

郎官出宰镇方隅,聊试牛刀意未摅。

不特持平争结友,要知博物有成书。

不惊雉羽桑阴静,一洗蛮烟霁景初。

恨识羽山眉宇晚,徒闻嘉惠及耕锄。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用前韵赠岸老

年来学稼似樊迟,惟有农功每不醨。

事与本心虽自适,病随老境岂相遗。

我方枕簟和云住,公正风幡撇地时。

林下相逢笑相领,一枝筇竹水云姿。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用秦公赠李次仲韵呈次仲三首(其三)

灵明独耀驻年华,九任玄归有等差。

帝一澄明藏水火,昆丘凝结粲云霞。

金精盛处须寻兔,火枣成时要似瓜。

识得神仙木中子,丹腴愿及小生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