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到此添离恨,垂杨已拂肩。
担轻缘少镪,衣暖欲抽绵。
春事遽如许,客怀殊未然。
竹篱沽酒市,雨湿杏花烟。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的景象和诗人离别时的情感。在“到此添离恨,垂杨已拂肩”中,诗人表达了随着旅途的推进,对即将离去之地的依恋之情。杨柳树的枝叶已经拂过肩头,给人以生长繁盛的景象,同时也增添了离别的哀愁。
“担轻缘少镪,衣暖欲抽绵”一句,则写出了诗人携带行囊时的心境。行囊不重,表明旅途所需物资不多,而“衣暖欲抽维”,则是说春天的温度适宜,衣服已经不需要太厚,但还没有到可以完全换上夏装的时候。这两句通过对日常生活细节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于即将离别之地的依恋和对未来旅途的思考。
“春事遽如许,客怀殊未然”表达了诗人对于春天美好景象的一种无奈。春天万物复苏,而诗人作为一个行者,他的心中充满了离别之痛,这种痛楚与春天的生机形成对比。
“竹篱沽酒市,雨湿杏花烟”这一联,则描绘了一幅春日雨后的田园风光。竹围成的小镇,沽酒的地方,给人一种宁静和谐的感觉。而“雨湿杏花烟”,则是说春雨过后,空气中弥漫着被雨水打湿了的杏花香气,这种景象既美丽又有些许萧索。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环境的细腻描写和内心情感的深刻抒发,展现了诗人在春天离别之际的心境。
不详
策杖扣禅坊,空山草木长。
殿荒人晒席,僧去佛无香。
榆树苔衣绿,松花粉穗黄。
兹行无伴侣,独自绕修廊。
欲言非一事,晓夕待君来。
吟屋新装办,闲门未敢开。
春光归巷陌,山色入楼台。
犹有梅花在,相期把酒杯。
五百年前吾祖宅,云孙从昔未曾经。
山藏古寺窗连碧,水绕平田稻正青。
台染夜云微带润,剑涵秋水尚馀腥。
僧堂借得羊毛笔,自蘸寒泉写石屏。
荒村日已黄,小泊近横塘。
昨夜一番雨,今宵满意凉。
湿沙藏蚓唱,风柳卸萤光。
隔浦谁家住,吹来荷叶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