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诗描绘了诗人王绂对赤壁图的感慨与想象。首句“当年坡老谪黄州”,借苏轼被贬黄州的历史背景,引出赤壁这一历史遗迹。接着,“与客曾从此地游”则将读者带入一个过往的场景,仿佛能感受到苏轼与友人一同游览赤壁的情景。
“箫舞潜蛟幽壑底,船迎孤鹤断矶头。”这两句运用了生动的意象,箫声与舞动的蛟龙在深邃的海底交织,船只则停泊在断矶头,孤独而静谧。这样的描写不仅展现了赤壁的壮丽景色,也暗含了历史的沉寂与英雄的寂寞。
“半篷月色冰轮晓,万顷波光玉宇秋。”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赤壁清晨的美景,月色如冰轮般皎洁,波光粼粼如同玉宇,营造了一种清冷而宁静的氛围。通过这样的景象,诗人表达了对自然美的赞叹,同时也暗示了历史的流逝与时间的无情。
最后,“三国英雄谁复在,一樽还为酹江流。”这两句将思绪拉回现实,感叹三国时代的英雄已不再,但诗人依然以酒祭奠江水,表达对历史的追忆与敬仰。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情感的层层递进,展现了诗人对历史、自然以及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