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元末明初诗人张昱的《辇下曲一百二首·有序(其二十七)》描绘了一幅民间祭祀风俗的画面。诗中提到的“国俗祠神主中霤”,反映出当时社会对天地自然神灵的崇拜,中霤可能是指中庭或中央的神位。“毡车毡俑挂宫灯”则描绘了祭祀仪式中的道具,用毡制的车辆和俑像装饰着华丽的宫灯,营造出庄重而神秘的气氛。
“神来鼓盏自飞动”一句,通过夸张的手法,表现了神灵降临时的神奇景象,鼓盏仿佛被神力驱动,自行飞舞,增强了神秘感。最后,“妖自人兴如有凭”暗示了人们对于超自然力量的敬畏与期待,认为神灵的显现与人们的虔诚和祭典活动密切相关。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生动地展现了元末明初时期民间祭祀活动的场景,体现了当时社会对信仰的崇尚和民俗文化的独特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