扑胡蝶.月夜看菊感怀

霜英弄晚,清绝东篱景。秋容太淡,蟾波相掩映。

几重帘捲风疏,一曲栏回露冷。何如未荒三径。

峭寒警。年华逝羽,风雨重阳怕回省。

亭亭照见,恍如侬瘦影。

最怜压鬓簪低,况是烧灯院静。消磨醉吟清兴。

形式:

鉴赏

这首清代阮恩滦的《扑胡蝶·月夜看菊感怀》描绘了一幅月夜赏菊的画面。"霜英弄晚",以霜花比喻菊花在傍晚时分的娇艳,"清绝东篱景"则展现出东篱下的清幽之境。"秋容太淡,蟾波相掩映",通过淡淡的秋色和明亮的月光相互映衬,营造出宁静而略带凄清的氛围。

接下来,诗人通过"几重帘捲风疏,一曲栏回露冷",描绘了月夜中轻风微动、露水清凉的场景,进一步渲染了孤寂与清冷。他感叹"何如未荒三径",表达了对往昔田园生活的怀念,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峭寒警"暗示了深秋的寒冷,"风雨重阳怕回省"则流露出对重阳节风雨交加的担忧,以及对岁月易逝的忧虑。"亭亭照见,恍如侬瘦影",菊花在月光下显得孤独,仿佛映照出诗人自己的身影,增添了孤独与落寞的情绪。

最后,"最怜压鬓簪低,况是烧灯院静"描绘了菊花低垂的姿态,以及寂静的院落,更显凄美。"消磨醉吟清兴"则表达了诗人借酒浇愁,试图排遣内心情感的举动。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月夜赏菊为线索,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生活变迁、时光流逝的深深感慨,以及对清静孤寂的内心世界的抒发。

收录诗词(53)

阮恩滦(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洞仙歌.送秋

青林红树,几日霜风警。才说悲秋又秋尽。

想金焦两点,瘦却愁蛾无限恨。殆比送春更甚。

寒云催雁阵。雁去无声,碧汉迢迢夜清迥。

楚客赋情疏,摇落江蓠,忍重忆、故园风景。

到此际、匆匆苦难留,问有酒盈樽,可能消领。

形式: 词牌: 洞仙歌

玉京秋.湖上看桂

烟水远。凉飙动群木,桂花初绽。

低云密护,颓阳微渲。浅碧深香相半。

最留人、风送香暖。凝眸看。几枝斜倚,小山亭畔。

林外残霞催晚。喜馀芬、常留仙馆。

瑶砌珠尘,画栏金粟,十分秋满。

试问天台,料万树、应亦同时开遍。漫飘散。

为惜芳华太短。

形式: 词牌: 玉京秋

江风行与朱图山泛楼船作

长江万里吹天风,将军置酒楼船中。

楼船忽奏军中乐,无乃黯惨蛟龙觉。

山川出云历乱飞,疾来掩我白日晖。

中流汹涌俱辟易,人谓如此将无归。

将军自是湖海客,神气自若催挂席。

浩荡洪流欲挽回,崩奔巨浪能冲逆。

渊渊徐起回风挝,长驱直指扶桑涯。

蜃气氤氲辨城阙,鲸波蹴浪翻空花。

分明栖息匡庐下,碎瀑飞泉明月夜。

恍惚窗牖峨眉端,雪片纷纷六月寒。

须臾暝色垂垂黑,前队戈船左右翼。

咫尺蛟龙欲扣舷,夜光那向怀中匿。

壮图寂寞何为乎,余亦从君击唾壶。

老骥能思千里不,百万犹供一掷无。

人寿河清不可俟,富贵不来行乐耳。

世间多少弱男儿,觅人颜色沾沾喜。

曾忆长江牛渚边,温峤焚犀夜放船。

英雄志业莫可测,酒酣拔剑心茫然。

形式: 古风

塘上行逢友人顾愿作

吴宫二月莺,啼乱金阊柳。

游子长安归,春风吹鹢首。

鹢首重重桃李花,枫桥塘上故倡家。

绿水依然绕阡陌,青楼忽听弹琵琶。

琵琶声出垂杨里,李延年家高髻姊。

自言有客深自藏,落魄江东虎头子。

拍浮濡首酒池中,何为染指阿房美。

平生痴绝将无同,我辈钟情乃如此。

相逢不赋子之还,对酒高吟娇女篇。

兴来不用常杯酌,其奈囊空无一钱。

君不见马长卿,临邛一往有深情。

又不见阮仲容,鲜卑之婢累骑从。

尝闻古人贵达节,区区礼岂为我设。

少年行乐须及时,飞花转眼纷如雪。

还惜昂藏一丈夫,凭陵啸傲高阳徒。

麟阁荣名常在不,首阳饿死何为乎。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