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陈寅恪在丁亥春日游历清华园时的感慨。首句“葱葱佳气古幽州”以葱郁的气息和历史底蕴起笔,暗示清华园曾是古幽州之地,充满了浓厚的文化气息。次句“隔世重来泪不收”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转、物是人非的深深感慨,泪水难以抑制。
“桃观已非前度树,藁街长是最高楼”通过对比,写出眼前的景物与记忆中的变化,昔日的桃花园已经不是当初的模样,而藁街依旧矗立,成为最高的楼阁,寓言人事变迁,物换星移。
“名园北监仍多士”赞美清华园人才济济,学府依然吸引着众多学者。“老父东城有独忧”则透露出诗人对个人命运的忧虑,他虽身处名园,心中却有独自的忧虑。
最后两句“惆怅念年眠食地,一春残梦上心头”直接抒发了诗人的惆怅之情,回忆往昔的生活,那些春天的梦境如今只剩下心头的一抹痕迹,令人感伤。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通过对清华园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历史变迁和个人命运的思考,具有浓郁的历史感和人文情怀。